-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爱新觉罗家族聚散离合的百年往事
清末以来中国风云激荡的历史变革中,爱新觉罗家族,这个中国曾经最显赫的家族从皇族人家变为普通家庭,这个家族的主要家庭成员都经历了时代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他们在这种变迁中聚散离合,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各自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有人问我:如果清朝没有灭亡,你现在很可能就是第四代醇亲王,也有可能继承皇位当了皇上,你会不会觉得遗憾?我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们:生活中没有假设,而且我也根本没有遗憾可言,我一点儿都不羡慕皇宫里那种钩心斗角、战战兢兢、担惊受怕的生活,我认为自己现在的生活比祖辈们的生活幸福得多……”
金毓嶂(1942-),中国清朝皇室爱新觉罗的后裔,醇亲王载沣的长孙,金友之(爱新觉罗?溥任)的长子。根据家族架设和其长子身份,金毓嶂应为大清帝国皇帝的继承人。按照清帝逊位时的规定条款,皇帝无儿子,应该从其家族内的兄弟的下一代里选继承人。他就读于北京地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青海省地矿局第二地质队工作。1985年调回北京崇文区环保局做技术工作。1999年开始担任北京市政协常委,崇文区政协副主席,兼任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我的曾祖父爱新觉罗?奕■是清道光帝的第七子、清王朝第一代醇亲王(俗称七王,现海淀区妙高峰保存完整的七王坟是我曾祖父的园寝),光绪帝爱新觉罗?载?为曾祖父奕■的第二子,我的祖父爱新觉罗?载沣是奕■的第五子、清王朝第二代醇亲王、清末监国摄政王。祖父载沣的长子溥仪为清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宣统。我的父亲溥任是祖父载沣的第四子。醇亲王一门中出现了两朝天子,这在清代历史上是唯一的特例。
曾祖父奕讠?
1840年10月(道光二十年九月),我的曾祖父,第一代醇亲王奕■出生,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所生,是道光帝第七子。
道光帝?宁共有九子,第四子奕■为咸丰帝。曾祖父早年居于宫内“阿哥所”,在上书房读书,四皇兄咸丰帝即位时,封他为醇郡王。
1859年(咸丰九年),经咸丰帝的懿贵妃(后来的慈禧太后)做主,十九岁的曾祖父奉旨与懿贵妃的胞妹叶赫那拉氏成婚,正因为具有这样的姻亲关系,在以后的政治斗争中,曾祖父始终坚定地站在妻子的姐姐慈禧太后一方。
同治帝即位后,曾祖父得到慈禧太后的信任和重用。
同治帝去世后,因无子嗣,慈禧太后为继续把持朝政,立曾祖父与嫡福晋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胞妹)所生次子载?为光绪帝(载?与同治帝载淳为堂兄弟)。之后,曾祖父得到更高的礼节优待,赏坐杏黄轿,并特赐世袭罔替亲王。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需要关系亲近的强有力的皇室宗亲的支持,所以,慈禧对我的曾祖父奕■予以重用,但同时,她对曾祖父也深怀戒心。
曾祖父历经三朝,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他对慈禧的为人甚为了解,在面对慈禧太后给予的权利与恩宠时表现得极为小心谨慎,遇事退让,处处迎合慈禧。
但当他得知载?被立为皇帝时,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对儿子当上皇帝,他不但没有觉得是福,遇事反而更加如履薄冰。
光绪帝即位那年,他主动请求辞去担任的朝廷要职,之后只承担在毓庆宫照料皇帝读书及光绪十二年督办海军事务,并尽心竭力为慈禧太后修建了颐和园。
正是因为曾祖父采取了退让隐忍的策略,在清末复杂的政治格局中,他终其一生,恩荣不衰。1891年1月1日,我的曾祖父醇亲王奕■病逝,享年五十一岁,谥曰“贤”,追封醇贤亲王。
曾祖父共有四位福晋,嫡福晋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胞妹)生四子一女,除次子光绪帝载?外,其余子女早夭。第一侧福晋颜札氏无子女,早故。第二侧福晋刘佳氏生三子一女:长子载沣(后来的监国摄政王,宣统帝溥仪之父),次子载洵,三子载涛,一女早夭。第三侧福晋李佳氏生一女。
曾祖父曾经在自身政治生活中为儿孙总结了一套处世存生的哲学,并亲笔手书为治家格言,悬挂在墙上,要求子孙背诵熟记、身体力行。
治家格言全文为:“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儿孙祸也大。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儿孙祸也小。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这样的家训,在清朝其他王公大臣家是不多见的,这也是祖辈们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宝贵精神财富。
祖父载沣
1883年2月12日,我祖父爱新觉罗?载沣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内太平湖醇贤亲王府清荫斋西厢房。其生母是曾祖父奕■的第二侧福晋刘佳氏。祖父一岁被封辅国公,六岁晋封为镇国公。
1891年1月,曾祖父奕■病故,七岁的祖父承袭醇亲王爵位。1894年(光绪二十年),祖父全家自太平湖醇贤亲王府移居什刹海后海北河沿新修的醇亲王府。
由于曾祖父奕■的关系,祖父很早就步入政坛,位列朝班。
1900年,义和团运动席卷京津大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