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忘我之为大无私之谓公”
【摘 要】 本文从文献资源收藏的角度对《大公报》的历史发展与功绩、版本与装帧以及入藏国家图书馆的经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以期推动百年《大公报》研究的深入。其次,客观评价了《大公报》的历史功绩。《大公报》不仅培养造就了一代报人,其不偏不倚的办报方针更是赢得了国人的尊崇,开创了“文人论政”的辉煌时代,在我国近现代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大公报;发展;功绩;版本与装帧;国家图书馆;收藏经历
《大公报》创刊于1902年6月17日,是至今仍在香港出版发行的一份报纸,已历经110个春秋,并由此成为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中文报纸。
20世纪初,清政府腐败没落,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内忧外患的状态。当时的社会中受西方社会的思想文化影响,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天主教徒英敛之先生(1876-1962年),恨国家不振,满怀文章报国之志,创办了《大公报》。从那时起《大公报》饱览世事,历经百年沧桑,用文字记下了一个世纪来国家的衰落与复兴。穿越百年光阴,《大公报》曾经桀骜不驯、汪洋恣肆,如今渐渐归于平静,但它留下的财富和思索,越来越弥漫于后人心间。
《大公报》创刊之初即以直言敢谏而著称,由此开创了中国民营报刊自由主义的先河。英敛之选用“大公”二字为报名,其解释是“忘我之为大 无私之谓公”。并要“扩大公无我三怀,”“移风易俗,民富国强”。也就是说“忘己无私是大公”――这就是《大公报》办报宗旨。这一宗旨始终为各时期《大公报》事业的继承者所膺服,薪火相传,坚持不懈。报名“大公报”三字,由著名学者兼翻译家严复题写,并一直沿用至今。创刊号定在1902年6月17日也是有其用意的,因为1900年6月17日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港登陆。其后《大公报》各地方版的创刊日期也别具深意,如它的汉口版创于1937年9月18日,香港版创于1938年8月13日,选择这些特殊的日子正反映了创办者砥砺民族,勿忘国耻的深刻用意。
一、《大公报》发展简述
《大公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英敛之时期(1902-1916年),是由满族爱国知识分子创办的一份支持改革的报纸。第二阶段为王郅隆时期(1916-1925年)也是受皖系政客把持时期。第三阶段是新记公司时期(1926-1949年)是民族资产阶级爱国抗日与“文人论政”的辉煌时期。第四阶段是新生时期(1949年至今),《大公报》转为财经专业报,在香港作为爱国爱港报纸时期。1902年《大公报》创刊之初,它就是一份非常进步的报纸,高扬爱国旗帜,积极进行中国近代化思想舆论的传播,反对西太后把持朝政,主张清帝效法彼得大帝有与时俱进之思想。辛亥革命以后,清王朝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英敛之的维新思想破灭,他无意再经营报纸,委托他人维持,终因经营不善,于1916年盘售给安福系财阀王郅隆,《大公报》从此就成了安福系的机关报。由于安福系媚日卖国,甘心充当日本帝国的爪牙,所以“大公报”不得人心,销数日减,1925年11月27日停止发行,这也是《大公报》历史上最为灰暗的时期。
1926年9月由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三人合作接办新记《大公报》,三人接手《大公报》后,将《大公报》带到了最辉煌的时期。1926年9月1日,“吴、胡、张”的“新记”《大公报》创刊,张季鸾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本社同仁之志趣》的文章,提出了“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四不方针”。 张季鸾对“四不方针”的解释是:“曰不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曰不卖:声明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入股投资,是以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囿于智识及感情,而断不以金钱所左右。曰不私:本社同人,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务外,并无它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曰不盲:夫随声附和,是为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吾人诚不明,而不愿限于盲。”《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其时已经跟现代的新闻传播思想十分接近,即保持新闻独立、言论自由。《大公报》之所以日后取得这么辉煌的成绩,是跟它有先进的新闻理念作指导密不可分,成就了“文人论政”、以文章报国的民营报纸。由于它能够秉笔直书,敢于开罪国民政府,在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后,《大公报》在南方遭到南京方面的检查扣押,在北方遭到过阎锡山军事当局的警告。军阀政客们对《大公报》的粗暴干涉,使《大公报》在人们心目中地位更加增高。土地革命时期,由于偏见,《大公报》曾对工农红军作过不少歪曲的报道,后来连续登载了范长江写的关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报道宣传团结抗战的主张。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大公报》天津版于7月底停刊,上海版12月13日停刊。《大公报》同人同时分赴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14年德国道路”的特征与启示.doc
- “While”的用法小结及其他.doc
- “春晚”在著作权法上的定性.doc
- “大调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司法保障.doc
- “克服过去”:联邦德国如何重塑历史政治意识.doc
- “内化式”班级管理模式在农村初中的实践与思考.doc
- “柒舍雅集”的自我组织.doc
- “瘫痪”主题下《都柏林人》儿童篇中的叙事策略研究.doc
- “特”来文章非难事.doc
- “一测多评”法用于栀子金花丸多成分含量测定的可行性研究.doc
- 2025年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技术实施路径.docx
- 2025年工业机器人伺服系统在电子行业应用分析.docx
- 生物质能发电2025年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驱动研究报告.docx
- 2024-2025年双玻太阳能电池板行业市场运行态势与光伏逆变器配套应用报告.docx
- 新能源行业社会责任实践报告:2025年绿色能源技术创新与应用案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绿色金融助力能源产业链协同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价值挖掘技术应用指南.docx
- 2025年直播电商达人行业趋势深度分析.docx
- 2025年中国光伏行业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创新趋势报告.docx
- 2026年试验检测师之交通工程考试题库300道【典型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