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离群孤雁王宝康
他是留苏美术家33人中没有作品参展的3人之一
初春北京,大雁迁徙。伴着连日不散的雾霾天气,怀着一颗急切而忐忑的心情,笔者前往中国美术馆参观“20世纪中国美术之旅――留学到苏联”美术作品展,这是为纪念新中国公派青年美术家留学苏联60周年,中国美术馆组织策划的重要学术项目之一,旨在通过上世纪50、60年代30余位美术家留学苏联期间的作业与作品及大量图片、手稿、实物等文献资料,立体地反映他们学习、研究、创作的成果,真切再现那段特殊年代里的火热生活和艰苦奋斗的求艺之路。这也是留苏一代美术家群体第一次集中亮相,400多件作品汇聚一堂,蔚成风采。而我的搜寻重点却放在一个人的身上,那是十多年前在与山东师范学院张鹤云教授通信时,被他经常提及的挚友王宝康,他们同在1942年考入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图案系,从师蒋兆和、李旭英、王青芳诸先生,特别是随万板楼主学习木刻,参加当时的师生联展、印制木刻集等经历,难以忘怀。张先生数次来函回忆艺专旧事,叮嘱我了解有关王青芳、王宝康师生事迹,使我有种重任在肩的感觉。他在十年前致我的信中这样写道:
遵嘱把《美术教育家――张鹤云》一书的“感言”寄给您,原书有王宝康与我的照片。对于王宝康在戏剧学院自缢前后的详情很想知道,但是没有通话,顺便您可探讯,待见到您时可详谈。他是我唯一的挚友,如同手足。舞美系有位刘元生您可找他问问。我与王宝康在1945年合资买到一套昭和版的《世界美术全集》一直放在他屋子里。我们在一起有许多照片,他爱照相。另外他从苏联回国后在烟台画了许多画,这些东西丢失很可惜。文革前舞美系的师生对他都很熟悉。……
按照张先生的嘱托,我曾拜访过刘元声先生及其他几位曾经的同事,查阅过有关王宝康的资料、档案,也在中央戏剧学院东教学楼的舞台美术系走廊中欣赏到有王宝康签名的油画人体作品。我知道他也是当年留学苏联美术家群体中之一员,所以抱着无限的憧憬,幻想着能够一睹他的更多的绘画作品和资料,然而反复穿梭于美术馆两层展室之中,仔细观看了每一位画家的每一件作品和相关资料后,除却在几幅旧藏照片合影中发现了王宝康的身影外,绘画作品是一件也无,意料之中又有些怅然失落①。我在张先生寄赠的几种书册中都读到过刊印的王宝康所摄照片、所绘肖像作品和与友人的合影,望着他当年意气风发的面容,遥想这样一位勤奋上进、富有艺术才华者最终过早地离群而去,感受到世间的艰辛坎坷,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更是一个特定时期内国家上演的悲剧片段。在《鹤云感言》中张先生回忆了青年时代的几位朋友,对他们都在“文革”中死于非命,赍志而殁,做了那个时代的殉名者感到悲痛,“他们的先我而去,使我多少个日日夜夜神思不安。这原因是我们当年曾发过誓:共同革命,共同在美术事业上努力,谁如果先离开这个世界,活着的一定要写文章纪念。时间过去多年,我却始终没有实现这个誓言。现在,当这本书即将出版的时候,我愿此书能带着我苦涩的虔诚,寄托我的哀思。但愿他们的不幸永远化作历史的烟尘,让逝者于九泉安息。” ②十年之后,张先生也驾鹤西去,这些短略记述的文字和留存于画册中的影像,给人以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笔者不揣浅陋,将多年来搜集资料整理成文,意在告慰前辈,请教读者,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他是沦陷时期国立北京艺专办学最后一届毕业生
王宝康,别名金艺、徐涛,1923年7月10日(农历癸亥五月二十七)生于北京,这是一个破落的封建大家庭,也是一个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书香门第,伯父都是科举出身,父亲最小,是唯一的“大学毕业”,有着维新思想。兄弟姐妹共七人,大哥受到祖父的爱,二哥得到父亲的宠,排行第三的王宝康则与乳母一家生活共处,过早地品尝了人间冷暖,养成倔强、孤僻的性格。在他十一岁那年,父亲病逝,家道随之破落,大家庭解体,家庭生计苦难,不得已,出售了城里的老房子,母亲带着子女迁到南城居住,就读于东华门孔德学校的王宝康也就离家住宿校舍。该校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和教授李石曾、沈尹默、马幼渔、马叔平等名教授于1917年底创办的一所新型的学校,注重学生自由发展,这从该校的校歌中可以体会出:“孔德,孔德,他的主义是什么?是博爱,是研究人生的真理,是保守人类的秩序,是企图社会的进步……”。学制为初小4年,高小2年,中学4年。1924年增设大学预科2年,同年又成立了幼稚园。学生男女兼收,初期入学者多为创办者子女,李大钊、刘半农、齐如山等人的子女也曾就读于此。该校的教育宗旨是不仅把学校办成读书的场所,还要使她成为人格培养的摇篮,要熔冶“思想的人”、“情感的人”和“实际创作的人”为一炉。废除对学生的体罚,重视实践,重视国语、法语、美育、音乐、美术。学校基础设施齐全,有各类科学试验和文体活动场馆。教师水平极高,国文老师有沈尹默、周作人、钱玄同、冯至等,法文教师有李霁野,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13T 298.3-1997 结球甘蓝品种(系)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及要求.pdf VIP
- 2025年新改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精编知识点 (背诵用).pdf
- 三菱FR-D740变频器使用手册(应用篇)-说明书.pdf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农村经济管理》形考作业三答案.docx VIP
- DB13T 298.3-1997 结球甘蓝品种(系)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及要求.docx VIP
- DELTA台达ASDA-A2伺服驱动器使用手册.pdf
- 水工隧洞课件.pptx VIP
- 精益管理培训-拉动式生产方式.pdf VIP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pptx VIP
- (完整版)华师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