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卷第6期 吕梁学院学报 2014年12月
V01.4No.6 JoumalofLmi舳gUniversity Dec.2014
·民俗文化研究·
多元文化的汇聚
——内蒙古席力图召建筑装饰艺术解读
莫日根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艺术设计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Q51)
摘要:内蒙古席力图召是一座汉藏混合形式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历经明清两代的建造。现存的席力图
召是清光绪年阅在原有建筑基础上修葺、重建而成,在建筑装饰上体现出了汉、藏、满、蒙多元文化思想的汇聚。各
民族文化相互协调、争奇斗妍,为令人展现出一幅色彩艳丽、风格独特的寺庙风貌画卷,体现汉、藏、满、蒙多元文化
的融合与交流。
关键词:席力图召;建筑装饰艺术;多元文化;汇聚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85x(2014)06—0089—05
席力图召是坐落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一座坐 建造体制中,并在其后的发展中占有相当的主流地
北向南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初建于明万历年问, 位。早在青海仰华会晤前,阿勒坦汗就动用大量的
清康熙年间被赐汉名延寿寺。整个建筑群为汉藏混 汉人流民、叛民仿照元大都在阴山下的土默川上修
合形式,宏伟壮丽,独具风格。席力图召在其历任呼 建了城池,建立了“大明金国”,都城即设在今天的
图克图手中多有扩建、修建甚至重建。光绪十七年 美岱召。1556年在原城堡的四角及城门建起五座
(1891年)席力图十世对1887年席力图召发生火灾塔楼,形成帝制。1572年“建寺大青山”,其寺为灵
后的寺院进行了重建,现在看到的席力图召面貌即 觉寺,即美岱召的西万佛殿,所有建筑皆为汉式建
是在此基础上修缮的。据《蒙古及蒙古人》记载,在 筑。直到1581—1606年间,阿勒坦汗孙媳妇五兰妣
1893年,席力图召已是当时呼和浩特所有寺庙中最吉才在美岱召建造了正殿和麦达里活佛寝宫,前者
大的一座。其建筑规模、建筑等级都已远远超过其 为汉藏混合式,后者为较纯粹的藏式建筑¨J33。从
它同时期的寺庙。由于受社会、民族、政治、文化等 时间上看,在格鲁派教义未传入蒙古时,蒙古草原已
多种因素的影响,席力图召在建筑装饰艺术方面体 经出现了汉式宫殿建筑,所以汉式建筑在蒙古地区
现出了多元文化汇聚的特点,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 出现并不突然。
特色的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建筑装饰艺术风格。 1585年,在大召之后建造的席力图召,从史料
一、汉式文化的世俗主流 推断其建筑形式效仿大召。由于大召的早期建筑形
对于长期处于游牧状态的蒙古人而言,早期寺 式遗存较为完整,从中得知格鲁派传人蒙古初期寺
庙的建造往往多由蒙古人主持,汉人工匠参与建造 院整体形式上主要殿宇为汉藏混合形式,其余建筑
完成。早期的青海仰华寺、大召都以这种形式建造 为汉式风格。席力图召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扩建、改
完成。这使得汉式宫殿、寺庙建筑形式在藏传佛教 建,尤其在光绪十七年(1891年),席力图召火灾后
第二次传人蒙古时就进入了蒙古地区格鲁派寺院的 重建,对其原有寺院建筑布局进行了改动,引入了汉
收稿日期:2014躬-1l
基金项目:2013年度内蒙古工业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x201329)
作者简介:莫日根(1975.),男,蒙古族,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地域建筑装饰及室内空间设计。
8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