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Pd/C催化剂研究进展.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d/C催化剂研究进展.pdf

维普资讯 2006年 l0月 Oct.2006 第 14卷 第 10期 工 业 催 化 INDUSTRIAL CATALYSIS V0【.14 No.10 Pd/C催化剂研究进展 黄 伟,贾艳秋,孙盛凯 (南化集团研究院,江苏 南京210048) 摘 要:介绍了近年来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Pd/C催化剂的研究开发情况,包括催化剂性能及催化 剂制备工艺。着重介绍了该催化剂性能改进、催化剂栽体活性炭的预处理工艺以及浸渍溶液中添 加辅助溶液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加氢;Pd/C催化剂;制备技术 中图分类号:1_1Q426.94;TQ2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一l143(2006)10—0006—06 LatestresearchesinPd/C catalysts HUANGWei,JIA Yan—qiu,SunSheng-kai (ResearchInstituteofNanjingChemicalIndustryGroup,Nanjing210048,jiangsu,China) Abstract:LatestdevelopmentsofPd/Ccatalystsforhydrogenationofterephthalicacidwerereviewed, includingthepropertiesofandpreparationmethodsforthecatalysts.DetaileddescI’iptionwasgivenin improvementsofthecatalyticproperties,activatedcharcoalpretreatmentand introductionofpromot— ingmlutionintotheimpregnationmlution. Keywords:terphthalicacid;hydrogenation;Pd/Ccatalyst;preparation CLCnmnt~:TQ426.94;TQ245.12 Does tcode:A ArticleID:1008—1143(2o06)l0一OOO6—06 钯碳催化剂是一种常用的加氢催化剂,广泛应 体的开发,如以TiO2[-7j或耐酸合金作为载体,取 用于羰基加氢、烯烃加氢、硝基和亚硝基加氢等领 代活性炭制备催化剂。到 目前为止,具有工业使用 域…。负载Pd质量分数0.5%的Pd/C催化剂应用 价值的还是Pd/(2系催化剂。 于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 在 Pd/(:催化剂的开发与改进中,比较成功的 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的优点。 有美国Amoco公司、StandardOilCompany(标准石 Pd/C催化剂的制备大多采用浸渍法l 』,一般 油公司)、EngelhardCoporation(恩格哈德公司)、德 包括载体预处理、活性金属浸渍、还原和干燥等。影 国Sod—ChemicMtSRL公司和意大利 ChimetCo— 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主要有催化剂活性金属含量、 poration公司等u8』。国内P 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开 颗粒大小及分散度_4j、催化剂表面结构以及金属Pd 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主要单位有中国石化 在载体上的分布状况等 5。影响因素主要与载体的 上海石化科技开发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和南 预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