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质吸附剂对萘的吸附与解吸行为研究.pdf
维普资讯
第25卷 第 1期 环 境 化 学 Vo1.25,No.1
2006仨 1月 ENVIRONMENTALCHEMISTRY January 2006
地质吸附剂对萘的吸附与解吸行为研究
杨 琛 傅家谟 盛国英 党 志
(1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640;
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摘 要 应用振荡平衡实验方法对萘在地质吸附剂上的吸附和解吸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萘在地质
吸附剂上的吸附与解吸均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和解吸滞后现象,这种吸附与解吸特性可能与地质吸附剂 的
内部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结构的剐性、还原性和芳香性越大的地质吸附剂,对萘吸附和解吸的
非线性愈强,解吸滞后愈明显.
关键词 地质吸附剂 ,萘,吸附,解吸.
近年来,人们在城市附近的土壤和沉积物中发现,干酪根和碳黑 (Blackcarbon,BC)类地质吸
附剂是重要的土壤有机质组分,并可能控制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迁移过程….干酪根和碳黑在来源、
类型及成熟度上的差异决定其内部结构和表面性质有较大的差别,正由于其结构和性质上的非均质
性,人们对多环芳烃在这类吸附剂上吸附和解吸特性了解甚少.
本研究选用一种低成熟的褐煤 (主要成分为干酪根),在实验室人工模拟地质演变过程,使成熟
度成为研究过程中唯一的变量,然后将其作为吸附剂,用于对萘的吸附和解吸研究,希望有助于了解
干酪根和碳黑类地质吸附剂对多环芳烃的吸附和解吸特性.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前处理及其性质
地质吸附剂样品采 自云南省先锋煤矿的一种陆相沉积环境的低成熟腐殖煤 (Ⅲ型干酪根).
煤样经粉碎、研磨,装于玻璃安瓿瓶内,分别在200oc(XFL1),300oC(XFL3),400oC(XFL5)和
500~C(XFL7)下,于马弗炉内进行热模拟实验,模拟时间为72h.将原始样品(XFL0)及热模拟样品
(XFLI,3,5,7)用三元混合溶剂 (甲醇:丙酮:甲苯=2:3:5)索氏抽提7—30d,抽提液于紫外灯下
检查无荧光.自然风干24h后,于60~C真空干燥 10d.充分分散后作为吸附剂用于吸附/解吸实验.
由于无机矿物对PAHs的吸附作用相对于干酪根而言很小口],因此,本研究未去除无机矿物,尽
可能地保留其中干酪根的原始状态.样品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列于表 1.
表 1 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 ]
Table1 Physieochemicalpropertiesofsamples
(1)未测得;(2)芳香度 由核磁共振谱图中各共振峰的相对含量计算所得, =100×芳香碳(93—165)×10“/总碳(O-165)×10一
1.2 吸附与解吸实验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和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 目 通讯联系人
维普资讯
1期 杨琛等:地质吸附剂对萘的吸附与解吸行为研究
目标化合物为萘 (色谱纯 98%,AldrichChemicalCo.).背景溶液包括:0.005otol·1~CaC12为
主要的矿物成分,100mg·l~NaN,控制溶液的生物活性,NaHCO3(~5mg-l )调节溶液的pH值
至一7.0.初始溶液是将一定量的储备液溶于背景溶液中配制而成,其中甲醇的浓度控制在2%o以下.
吸附实验采用间歇式平衡实验法 J,称取样品,置于 10ml安瓿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萘溶液,
迅速火焰封 口,以减少溶质的挥发性损失,摇匀后避光水平置于25±2~C的恒温摇床上振荡 (转速为
250r·min ),其间每周人工摇动几分钟,以保证固液相能充分接触.平衡2d后,停止振荡,竖立
静置3d,待固液分层后,在火焰中轻轻打开安瓿瓶,迅速用吸管吸取约3ml溶液置于已装有 1.5ml甲
醇的色谱瓶内,摇匀并贮于4~C冰箱,待分析.
解吸实验采用的是一次性取出.重注技术 J,即吸附结束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