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 .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 .doc

罗马盛衰原因 [法]孟德斯鸠著 婉玲译 出版说明 孟德斯鸠(1689—1755)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思想家,是法国资产阶极革命的思想先驱之一。他的著述很多,最主要的有《波斯人信札》(1721年)、《罗马盛衰原因论》(1734年)和《论法的精神》(1748年)。《波斯人信札》已由罗大冈译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8年出版:《论法的精神》原有严复的旧译本,书名《法意》。严复是据英译本转译的,最近已由张雁深据法文本重新译出,由我馆出版(新译本分上下两册,上册已出版)。这样,在《罗马盛衰原因论》相继译出后,孟德斯鸠的主要著作在我国就基本上都有了译本。 《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一生辛勤研究的最后成果和理论总结;而本书则可视为该著的前奏或绪论部分。在思想内容上,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我们与其把《罗马盛衰原因论》看作一本历史著作,毋宁把它看作一本政治论著更为切合该书的性质和作者的原意。作者不过是利用罗马的有关史料来阐发他的政治主张,来论证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重要性,来为共和国制度提出历史的、理论的辩护,用以反对当时的专制暴政。 孟德斯鸠的历史观在当时具有鲜明的进步意义。他提出:社会的发展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而非人的意志所能完全控制的。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并没有能揭示真实的社会发展规律。他所得出的具体结论却是:罗马的兴盛是由于设立共和制度、法律开明、统治者贤智、人民风俗朴质、品德良善等等;而罗马的衰亡则是由于施行君主政体的统治和对外的掠夺政策以及民风败坏等等。归根结蒂,孟德斯鸠是把政治、法律制度看作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十八世纪法国许多杰出的启蒙思想家都和孟德斯鸠一样,在历史领域内,他们都是唯心主义者,一方面承认人的意识是由环境决定的;另方面又认为人们的意见(或思想)支配着世界。他们始终陷在这个迷宫里。 关于本书的版本,据查考,本书自1734年出版以来,曾有过多种版木。此次本馆所据以翻译的是巴黎卡尔涅兄弟出版社《古典著作丛刊》内的新版本,它是依据最好的原本、经过慎重的校订,应是比较完备和可靠的。这个版本在《罗马盛衰原因论》正文之外,还附有孟德斯鸠的《论罗马人的宗教政策》(1716年)、《苏拉和欧克拉底的谈话》(1722年)和《论趣味》(详题应为《论自然和艺术的趣味》,写于何年不详。首次发表于1892年)三篇文章以及圣爱瓦尔蒙(Saint Evremont)《论罗马共和国各时期罗马人民的各种特长》一文。本译本只选译了《论趣味》一文,附在正文之后。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本书,本译本采用了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局出版的《孟德斯鸠选集》内的有关注文;还将该选集卷首苏联学者巴士金所写的《沙利·路易·孟德斯鸠》一文译出,收在附录内。此外,在《论法的精神》中译本卷首刊有该书译者张雁深所写《孟德斯鸠和他的著作》一文和所编《孟德斯鸠生平大事年表》、《孟德斯鸠论著举要》,对于读者全面地了解和研究孟德斯鸠,都是有帮助的,可一并参考。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1962年4月 版本说明 本书的翻译是根据加尔涅名著丛书(Classiques Garnler)中的原文本(Monlesquieu:De La Grandeurdes Romainsetdeleur Decadence),并参考了俄译本《盂德斯鸠选集》(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1955年版)。正文内所加的注释都采自俄译本。 内容提要 本书著省孟德斯鸠(1689—1755年)是十八世纪上半叶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本书是他的重要著作之一,在这本书中他第一次概略地阐述了自己的社会理论,按照盂德斯鸠的历史编纂学的观点,古罗马的兴起和衰亡是由它的政治制度的优劣和居民风俗的善恶决定的。孟德斯鸠和所有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一样,他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但是他的社会思想对于当时反封建、反君主专制的斗争是有积极作用的。 目录 第一章 罗马的起源——它的战争 第二章 论罗马人的战术 第三章 罗马人如何能够强大起来 第四章 论高卢人——论庇鲁斯——迦太基与罗马的平行地位;——对汉尼拔的战争 第五章 论迦太基失败后希腊、马其顿、叙利亚和埃及的情况 第六章 论罗马人用以征服一切民族的行动 第七章 米特利达特为什么能抵抗罗马人 第八章 在城里经常存在的倾轧 第九章 罗马灭亡的两个原因 第十章 论罗马人的腐化堕落 第十一章 论苏拉,论庞培和凯撒 第十二章 论凯撒死后罗马的情况 第十三章 奥古斯都 第十四章 提贝留司 第十五章 论从盖约·卡里古拉到安托尼诺斯的诸帝 第十六章 论从安托尼诺斯到普洛布司时期帝国的情况 第十七章 国内的变革 第十八章 罗马人采取的新方针 第十九章 阿提拉的伟大——蛮族定居的原因——西方帝国首先被击溃的理由 第二十章 论查士丁尼的征服——论他的统治 第二十一章 东方帝国的混乱 第二十二章 东方帝国的软弱 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fk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