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PPT课件资料
1、治未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 !” 《金匮要略》一书中体现治未病思想的内容有“未病先防、有病早治 、已病防传 、病盛防危 、新愈防复”五个方面。 2、穴位贴敷疗法 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医经络学说为依据,选用某些特定药物,用介质(如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撒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使皮肤局部充血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 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轻微创痛穴位疗法。 2、穴位贴敷疗法 它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 2、穴位贴敷疗法 因皮肤局部充血起泡明显者犹如灸疮,故又名天灸、药物灸、发泡灸。——是灸法的延伸。 天灸一词最早见于南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公元420—589年):“八月朔日收取摩墨,点太阳穴止头痛,点膏肓穴治痨瘰,谓之天灸。” 具有简、便、廉、验、副作用小的特点。 3、穴位敷贴的作用机理 穴位作用:刺激体表穴位,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扶正祛邪。 药效作用:药性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一方面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可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从而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 综合作用:敷贴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其作用不仅仅是两者功效简单的叠加,而是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叠加。 4、历史沿革 《五十二病方》:芥子泥贴敷于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红,治疗毒蛇咬伤。 《灵枢·经脉篇》:局部涂马膏疗口僻。 《伤寒杂病论》:以五养膏、玉泉膏治劳损。 华佗治脱疽“用极大甘草,研成细末,麻油调敷极厚,逐日更换,十日而愈。” 《肘后备急方》:“治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临发时,以醋和附子末涂背上” ,另有用狂犬脑外敷伤口治疗狂犬病的方法。 《本草纲目》:吴茱萸贴足心治疗口舌生疮,黄连末调敷脚心治疗小儿赤眼——至今仍在沿用。 …… 5、主要药物选择 可以是单味中药,也有用复方。 主药(君药)多取: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多为厚味力猛、有毒之品——白芥子、蒜、细辛、南星、斑蝥、巴豆 5、主要药物选择 其他常用药物还有:生半夏、生草乌、生附子、甘遂、吴茱萸、皂角、威灵仙、毛茛等。 有些需用鲜品,如旱莲草、透骨草、毛茛等。 勿轻易使用蟾 酥、大戟等刺激性过强的药物,以防引起组织坏死。 6、常用单味处方 蒜泥贴敷涌泉穴可治疗咯血、衄血;贴敷合谷穴可治扁桃体炎;贴敷鱼际穴可治喉痹 白芥子贴敷患部或腧穴可治疗风寒湿痹痛、肺结核、哮喘、口眼歪斜 斑蝥浸于醋或95%酒精中,10天后擦涂患处。适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关节疼痛、黄疸、胃痛等(肾脏病患者禁用) 甘遂粉敷贴中极穴治尿潴留 6、常用单味处方 马钱子粉敷贴颊车、地仓穴治口眼歪斜; 吴茱萸粉用醋调后敷贴于涌泉穴治疗高血压、口腔溃疡、小儿水肿等; 葱白捣烂敷贴患处治急性乳腺炎; 五倍子、何首乌各等份研末用醋调成膏状,每晚睡前敷于脐中,次日晨取下,治小儿遗尿症。 7、药物配伍处方 1、符合辨证论治的特点,也可一方多用;即多效联合的组方特点。 敷贴药常以药不止走一经治一症,用多味药物汇而集之,以一膏统治多种病。 疾病虽有多种,而其病机则不外气滞血凝及阴有寒湿,阳有燥热而已,关键在于把握其要害,而把握要害的方法,可用一个“通”字概括,“理通则治自通”。 7、药物配伍处方组方特点 2、芳香味厚之品居多 有人做过研究,用离体皮实验表明,芳香性药物敷于局部,可使皮质类固醇透皮能力提高8-10倍。《理瀹骈文》中的膏药处方,几乎每方都用姜、葱、韭、蒜、槐枝、柳枝、桑枝、桃枝、风仙、菖蒲、木鳖、穿山甲、蓖麻、皂角等气味俱厚之品,含上述药物的处方约占97%以上。 7、药物配伍处方 2、配伍:通经走窜、芳香开窍、活血通络之品,如:冰片、麝香、沉香、丁香、檀香、菖蒲、花椒、白芥子、姜、肉桂等。 ——所含芳香性物质,能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也即起到皮肤渗透促进剂的作用。 透皮吸收促进剂来促进治疗性药物高效率地均匀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