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常识及史学理论.doc.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学常识及史学理论.doc.doc

史学常识及史学理论 一、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简称。 【六经】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东汉以后始称《史记》,西汉司马迁撰。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编年体通史。 二、史学体裁: (1)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 (2)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 (3)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这种体裁在南宋时才出现? 三、史学纪年: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产生最早。 2、帝王年号纪年。汉武帝开始用。 3、干支纪年。它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组成。该纪年法始于汉朝,与年号纪年法同时并用。 计算方法: 天干:(时间-3)÷10的余数就是十天干。 地支:(时间-3)÷12的余数就是十二地支。 4、时辰: 时辰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现代时间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例】—— 1.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 B.癸卯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 2.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3.甲午战争中,各地人民“同申义愤,愿做前驱”,“壮夫老幼,死战不降”。就在日军占领威海卫那年,一姚姓夫妇生下一子,取名“姚破虏”,寄托了人民抗日的决心和勇气。这位“姚破虏”的生肖应该是属 ?A.蛇???? B.马???? C.羊???? D.猴 4、在古时一天计为十二时辰,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对应十二个时辰,又把晚上分为五更。平时常说的“夜半三更”中的“三更”对应于今天的什么时间 A、23时到01时 B、01时到03时 C、03时到05时 D、24时到02时 5、旧时干支计时法,一夜为五更,一整天则为十二个时辰,每一更和每一时辰都合约现在的两小时。一更(鼓)是戌时19时至21时左右,那五更(五鼓)是 A 子时半夜23时至凌晨1时 B 丑时凌晨1时至3时 C 寅时3时至5时 D 寅时5时至7时 四、皇帝称谓: 1、谥号我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 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如: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谥号。 2、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追尊的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 3、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如明太祖洪武,清高宗乾隆。 4、称谓过程:西汉时称谥号——唐开始改称庙号——明开始改称年号。 唐以前称皇帝用谥号。谥号一般为二到三字,如:西汉的刘彻,谥号是武帝,庙号是世宗,大家就称其为汉武帝。 唐以后因谥号字数越来越多,不便称呼,就改称庙号。如唐朝时李世民,庙号是太宗,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再称谥号就太过烦琐了,就改称庙号叫唐太宗了。 到了明清,一个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明清以前一个皇帝可以有很多个年号),所以这之后就用年号称呼皇帝,习惯上不再用庙号了。如:爱新觉罗弘历,谥号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孝皇帝”,庙号为高宗,年号为乾隆,就称其为乾隆皇帝了。 【例】—— 1. 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2.以下对六位帝王称号归类正确的是??? A.尊号:秦始皇、成吉思汗??? B.庙号: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 C.年号:汉武帝、乾隆帝????? D.谥号:汉武帝、成吉思汗 3.《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有名词中的“高宗”“

文档评论(0)

gd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