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及其进展 王剑波 Email:cscsi@163.com 信息安全与国家计算网格 四 川 省 重 点 实 验 室 内容提要 信息安全理论 信息安全的界定 网络与信息安全涵盖范围 网络与信息安全框架 网络安全 新技术带来的困惑 攻击技术挑战网络安全 网络自身安全缺陷 未来网络面临的威胁 网络安全前沿技术 安全技术及其进展 网络环境下的密码学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对抗 网络环境下的安全体系结构 信息伪装与其它新理论和新方法 进一步的讨论 信息安全理论 Part Ⅰ 什么是信息安全 国内方面—— 沈昌祥院士把信息安全分为 实体安全 运行安全 数据安全 管理安全 教科书中定义的计算机安全包括 实体安全 软件安全 运行安全 数据安全 等级保护条例 计算机信息人机系统安全的目标是着力于实体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和人员安全维护。安全保护的直接对象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实现安全保护的关键因素是人 什么是信息安全cont 国外方面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BS7799) 信息安全是使信息避免一系列威胁,保障商务的连续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商务的损失,最大限度地获取投资和商务的回报。涉及的是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教科书 信息安全就是对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的保护。 美国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 信息安全涉及到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综合起来说,就是要保障电子信息的有效性。 信息安全发展脉络 通信保密阶段(40—70’s,COMSEC) 以密码学研究为主,重在数据安全层面的研究 计算机系统安全阶段(70—80’s,INFOSEC) 开始针对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研究 ,重在物理安全层与运行安全层,兼顾数据安全层 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阶段(90’s,NETSEC) 开始针对信息安全体系进行研究 ,重在运行安全与数据安全层,兼顾内容安全层 信息安全两种主要观点 信息安全分层结构 面向应用信息安全框架 网络与信息安全涵盖范围 网络与信息安全涵盖范围 网络与信息安全涵盖范围 网络与信息安全涵盖范围 网络与信息安全涵盖范围 网络与信息安全涵盖范围 网络与信息安全涵盖范围 网络与信息安全涵盖范围 网络与信息安全涵盖范围 网络与信息安全框架 信息安全的界定 结论—— 是指在信息系统的物理层、运行层,以及对信息自身的保护(数据层)及攻击(内容层)的层面上,所反映出的对信息自身与信息系统在可用性、机密性与真实性方面的保护与攻击的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信息安全的内涵在不断的延伸,从最初的信息保密性发展到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进而又发展为—— 攻(击)、防(范)、 (检)测、控(制)、管(理)、评(估)等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施技术 现代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安全,核心问题是密码理论及其应用,其基础是可信信息系统的构作与评估 网 络 安 全 Part Ⅱ 从务虚的角度看—— 未来网络演变的假定 从总体角度来看,近期安全技术不会有根本性改变 TCP/IP协议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遍布世界的巨型资产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 带宽的提高仅是量的变化,并不会带来技术层面上质的变化 无线网的出现则表明接入方式的变化,等效于以太网时期的广播效应,也不会带来安全方面的本质问题 防范对象仍为资源的恶意消耗与业务的盗用 新技术带来的困惑 在新技术出现后,期待着新的安全技术的突破 IPv6为网络安全的保护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IPv6的倡导者将着重点放在了保护数据安全之上,将网络安全问题交付给终端用户 IPv6无法解决一些目前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 无法完全解决目前广泛存在的DoS攻击,更无法有效的防止DoS攻击 无法有效防止针对协议本身的攻击,如SYN flood攻击 无法解决口令攻击,也无法防止利用缓冲区溢出进行的攻击。 新技术带来的困惑cont. 在新技术出现后,期待着新安全技术的突破:续 Peer-to-Peer 对等网络并将成为主流,并与Grid共存 Scale-free型结构带来危险,分散均衡将是潮流 【注】 Scale-free架构特性是: 大多数的节点只与其它一两个节点相连结, 但有少数节点却被大量的连结, 即非同质性 (inhomogenous). 现行的网际网络, 空中交通, WWW 即属于这类架构 三网融合(NGN,指传统电信网、计算机网(即因特网)和有线电视网 )势在必行 能够建立不同于IP网的新的体系吗? (信令与数据独立) 网络呼唤着保障体系,需要综合集成处理体系,从整体角度来相互印证是未来的主流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主题,互联网的自主接入,构成一个复杂巨系统,孤立的技术发挥的作用有限 实际网络安全状况 1995 ┃ 2002世界出现漏洞情况 2003上半年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