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的环安卫问题台湾的核能危机.ppt
台灣的環安衛問題-台灣的核能危機 4A240042-----楊介齊 4A240007-----蔡武璋 4A240040-----王南凱 台灣的核能危機 蔡武璋(P3~P6) 楊介齊(P7~P10) 王南凱(P11~P14) 參考文獻(P15~P16) 何謂核能 核能是 20 世紀出現的第一種新能源,可 為兩種:一種叫分裂能;另一種叫融合能。分裂能是透過一些重原子核分裂放出的能量;分裂能則是由兩個輕原子核結合在一起釋放出的能量。 核能發電原理 核能發電廠是利用水蒸氣來推動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核能發電用鈾作為燃料來代替煤碳、石油或天然氣,亦看不到煙霧,不會造成空氣汙染。反應爐進行核分裂連鎖反應時,會產生大量的熱能,將水加熱為水蒸氣,推動汽渦輪機,再帶動發電機產生電力。 核能發電之優、缺點 資源日漸貧瘠的現在,加上人類對於電能的依賴、工業生產用電的大量需求,火力發電、水力發電與風力發電之電能很難支應全部的用電需求,所以核能 發電成為許多國家考量的發電方式,但因為核能發電的廢料,可能造成污染,所以時常造成爭議。 優點 1、 不會產生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 物等的污染物質。 2、 核能發電產生的溫室氣體只有火力發電的百分之一。 3、 核燃料較不易受到國際經濟情勢 影響,比其他發電方式穩定,核燃料運輸與儲存比其他發電方式方便。 缺點 1.會產生放射性物質,如果外洩將會 對生態及民眾造成傷害,還有熱污染較嚴重。 2、 投資成本高,電力公司的財務風險較高。 3、 核廢料會對人類和生物造成重大 傷害,人靠近高強度廢料4 秒鐘即會致命。 在核電發展初期的60年代,人們都只關注如何讓核燃料有效地連續發生核反應,沒有人注意到核反應發電後的副產品,也就是用過燃料棒和核廢料的問題,而即使現在注意到了,也還是無法解決。 人類至今找不到處理核廢料的辦法,眼看著將來也不可能找到,因此連使用核電的基本資格都沒有,尤其東亞地區都是新生不穩定地層,找不到安定板塊來掩埋這些棘手的劇毒核廢料。擁核的人應該先想想,台灣這麼一座小島,現在就已經擁抱著近5千噸劇毒的用過燃料棒,以及中低階核廢料近50萬桶。 亞洲正遭遇利用核能發電來因應眾多人口,及促使經濟成長所需的過程。目前亞洲各大城市興建了許多核能發電廠:中國13座、印度6座、韓國4座、日本17座、台灣4座。就在日本發生核災之後,許多國家對於核能的幻想已破滅。在這些國家當中,台灣是最糟的例子。台灣的核能電廠密度位居世界之冠,早在1978年便有三座核電廠營運,而核四廠近期內也將完工。這三座核電廠都離台北市30公里內,人口數約1,10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之半),正面對輻射外洩的威脅。而過去這三座核能發電廠也都曾經發生過幾起意外事故。 台灣共有33個活斷層,而我們的核電廠卻都選擇蓋在海邊的活斷層地帶。在如此危險的地方,一旦發生巨大的地震與海嘯,後果實在不堪設想。除了地震與海嘯威脅,最大的課題就是如何處理高放射性與低放射性核廢料帶來的問題。高放射性的核廢料主要包括商業核能發電、軍用設備所產生的核廢料,以及重新處理後產生的物質所造成的核廢料,這些核廢料不但會釋放大量幅射,還會殘存在世上好幾千年。核廢料的處理是個相當棘手的問題,不僅台灣本島已沒有空間可以放置,台灣對於處理高放射性核廢料,其實也感到無能為力。 核廢料的儲存問題牽扯到技術與政治方面的因素。台灣的核電廠至今已經營了40年之久,在這段期間製造了20萬桶低放射性廢棄物,此外,超過 9萬7千桶核廢料暫時存放在蘭嶼,還有135噸高輻射性核廢料存放在三座核電廠。 無論是第一或第二核電廠,都已無法再負荷堆置核廢料 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喜歡與核廢料為鄰,更沒有人願意接受高放射性核廢料。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政府尋求將核廢料處置在台灣以外的國家,但都無濟於事。遺憾的是,台灣與美國簽署了民用原子能合作協議,台灣的廢料處置問題,都必須與美方進行磋商,使問題更加困難與複雜。 台灣雖然是個小島,但在世界上卻是人口第二稠密的國家。為了使台灣永續發展,「非核家園」是唯一的選擇。環境基本法第23條規定,「政府應訂定計劃,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非核家園需要一套節能減碳策略,並致力於增加綠能發電,如生質能源、風力、水力、太陽能產生的能源。一方面應迅速制定「行動計劃」來提昇綠能產業,另一方面更要淘汰核電廠的運作。 生質能 vs 核能 未來國內生質能技術之發展,如果能夠充分利用農業廢棄物,則可提高自產能源,強化能源供應安全與貫徹資源永續利用的多重效益。而生質燃料具有可儲存的特性,且可與傳統能源系統如柴油車輛、燃煤電廠結合使用;與其他再生能源(風能、太陽能)比較則有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