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06· 地学哲学与科学发展
此次旅行的报告——《1862—1865年在中国、蒙古国、日本的地
质调查》,并由美国史密斯逊研究院(SmithsonianInstitution)
出版。
(二)德国学者李希霍芬撰写了第一部系统论述中国地质科学
的专著
Paul
李希霍芬(Ferdinand
是著名的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1868年,李希霍芬再次来华,
设计了七条考察路线,以上海为基地,于1865~1872年,足迹遍
及中国18个省区,记录了大量野外地质资料,采集众多化石、岩
矿标本并作深入研究;绘制考察地区的地形图、素描图、地质图和
地层剖面图。回国后,李希霍芬从1877年开始陆续出版德文巨著
《中国》,全书共分五卷,并附有地理及地质图两册,在书中,李
希霍芬首次提出中国黄土的“风成论”。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李
希霍芬的《中国》是第一部较全面论述中国地质、地理、古生物、
经济和人类社会学的综合性科学巨著,对中国近代地质学、地理学
的诞生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三)斯文·赫定推开新疆探险考察之门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中国西部探险考察活动最为活跃的时
期,伴随着楼兰古城、尼雅遗址、小河古墓等一系列重大发现,新
疆这片曾有过辉煌灿烂古代文明的广袤大地,再次受到举世关注。
1894~1896年,瑞典考古学家与探险家斯文·赫定在新疆进
行了第一次探险考察。1896年,在和阗以北的沙漠,赫定进入著
名的丹丹乌里克古城——第一个由探险家发现的“沙埋庞培”。
1901年3月,赫定的探险队从东面的安南坝出发,在无人死界发
现了一个恢宏壮观的古城,其后证明那就是占据过《史记》、《汉
书》重要篇幅的楼兰。楼兰城的再发现,引发了至今已历时一个
世纪的新疆考古探险热。40年问,赫定在中国西部特别是新疆,
以数万里行程、数不清的发现,改变了世人对新疆的认识。他著作
等身,开创了每次探险结束出版两种书籍的惯例:一种为科学考察
报告,他撰写了《中国科学考察报告》35卷、《中亚考察报告》、
地学哲学与地学哲学建设 ·407·
《西藏南部》等著作;另一种为通俗探险记,他的自传《我的探险
生涯》(即《亚洲腹地旅行记》)被誉为“科学的《西游记》”。对
于一个世纪以来的“发现新疆”,斯文·赫定的影响与作用不容
忽视。
(四)卡内基(Carnegie)远征队在中国的地质调查
继李希霍芬之后又一次成果较大的地质调查,是卡内基(Car-
negie)远征队在中国的考察。这次考察是由李希霍芬建议,经美
1857--1949)为领队,芝加哥大学的布拉克韦尔德(BlackWelder,
E.)担任助手,美国地质调查所还派来测量师萨根特(Sargent,
R.H.)配合工作。
远征队于1903年7月从美国出发,坐船到欧洲,经西伯利亚
铁路,于9月抵达北京。同年10月赴山东,从青岛乘船,于12月
1 El回到天津。此后布拉克韦尔德去辽东半岛作了短期考察,维里
士则应美国驻华公使请求,调查研究了北京的自流井。1904年新
年伊始,维里士便开始了历时约五个月的长途考察,根据此次考察
in
结果,整理出版《在中国的研究》(ResearchChina)三卷四册。
此书对中国地层特别是寒武、奥陶系的划分和地质构造的研究都有
重要价值。在路线选择上,维里士避免与李希霍芬重复,同时与李
希霍芬工作过的地区接近,以便互相补充验证;他以山东、山西和
从秦岭到巫山三个地区为重点,加上测量工作配合,观察记录的严
密准确和采集标本众多,因而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颇佳的成果。
在庞培勒、李希霍芬和维里士到中国考察前后,对中国地质矿
产情况作过考察和报道的外国人不少,但成就与影响均远不及这三
位学者。
二、我国学者在地质科学领域的开拓性成就
《一)国外地学的传入
1853~1854年,英国教会在上海举办的兼有翻译印刷出版功
·408· 地学哲学与科学发展
能的“墨海馆”,出版了用中文编写的《地理全志》,从现有的历
史资料看,这是第一部较全面介绍地球科学知识的中文书。据查
证,中文中“地质”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是该书首先使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