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放血在皮肤病治疗中的的体会.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二次学术会议暨皮肤科“四强一学术协作会议 表皮移植效果很理想,但是没有完全解决移植的黑索细胞再被吞噬。中医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整体 治疗,综合调理。 7外m法特色鲜明 · 7.1提脓祛腐.生肌愈疮:脓、腐实际上是坏死组织,无论中医西医都认为应该去掉,但是怎样去, 中西方法不同。中医从积极的思维出发,鼓励新生,推“新”除“陈”,把脓提掉,把腐祛除,调动机体自身 的积极性,对于慢性溃疡有明显的疗效。中医提脓祛腐治疗疮疡的一个常用配方.就是丹药。丹药根据腐 肉的多少配制,有九一丹、八二丹、七三丹、五五丹。其功效都是“提脓祛腐,生肌长肉”,但是使用却具 有明显的个体特征。 7.2软坚散结:软坚是指将身体的硬块软化。包括体内和体外的。散结。指消去结聚。结聚不一定是 硬块的。临床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长期使用抗菌素后的硬块:皮肤发炎后、外伤后形成的硬结。配方 有化瘀散结、化痰散结、清热散结、养阴散结等多种。 7.3收敛活血:银屑病的皮损是治疗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从中医外治的围箍理论,引申使用收敛药物 局限皮损,再用破瘀药除去局限的皮损,组方以收敛药物白蔹,破瘀的莪术等,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又如 聚合型痤疮病变范围较宽,常常多个结节融合,从围箍理论出发。用具有收敛作用的自蔹、白芍、生山楂 之酸收,佐丹参、轻粉之化瘀杀虫,外用治疗,疗效可靠。 7.4外治药物丰富多彩:有膏药、油膏、箍围药、掺药。其中箍围药的调制非常有讲究,运用多样基 质:如阳证.用具有清凉解毒作用的茶、菊花汁:半阴半阳证,用葱、姜、蒜捣汁,取其辛香散邪:阴证 用醋、酒调药,取其散瘀解毒。皮肤干燥,用麻油调药:皮肤湿润,用水湿敷等。 7.s辆型多样:有水剂、粉荆、洗剂、酊剂、软膏剂、硬膏剂、熏剂、药捻、药线等。还有很多新的 剂型如面膜、洁面乳、护肤霜等。大大丰富了中医外治法。 总之,中医药是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医如海,能容百川,博大精深。是无 数先辈承前继后创立的·具有多起点、多源流、多学科的特征。是一套完整的、独立的、统一的理论体系。 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引入,中医受到强烈冲击,发展缓慢。面临严峻的形势,中医各学科只有充分突出自己 的特色,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优势,才能不断前进,不断发展,把我们伟大的传统医学发扬光大。 24.刺络放血在皮肤瘸治疗中的的体会 张群粱雪松关欣李凌高籁张永杰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 刺络放血是一种古代针术。运用在现代医学I临床中,主要表现为三棱针的剌络放血。可以治疗多种疑 难杂疰,在临床针灸医生中被广泛应用。‘素问:调经论》中指出{气有余则泄其盛经,出其血。“病在脉, 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医学入门》中指出:”人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始也”。气血与 经络之间孝昔平可分割的联系。凡气血郁滞过久而不愈的病痛,皆可用刺络放血的方法治疗,以血行气, 使邪气随血外出,得以血行气通,血气调和。 中医认为皮肤疾病多属风湿熟邪阻滞肌肤,或寒凝络脉,久疗不化,或血虚生风化燥,伤阴耗血而致皮 肤失养而成·现代医学认为多因人的精神系统功能障碍,大脑皮层兴奋和和抑制过程平衡失调而成。 通过现代医学观察分析,刺络放血可以清热解毒.通经止痛,消炎散结,泻炎止痒,调整机体免疫功能。 有治病求本的良好效果。 种类:有两种,分为在浅表静脉上行刺和在特定穴位上行刺。 方法:有以下六种: 1.刺:选浅表静脉,缓慢迸针,刺后不挤,血自出自止。适用于肘窝等部位。 .77-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二次学术会议暨皮肤科“四强”学术协作会议 2.速刺:选好部位,快速进针,刺后不出血,而是通过术者挤之,令其出血3—5滴。适用于四肢末端十 …‘ 二开穴和一n莹穴、耳尖穴等。 3.挑剌:在特定部位上挑刺出粘液或少许纤维组织。适用于背部和耳后。 4.围刺:围绕病痛区、肿胀区四周点刺后,通过挤压出血.适用于四肢、躯干等。 5.丛刺:在某一较小部位,多次点刺,使之微出血。适用于全身各处。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