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战高考课件 诗歌鉴赏之形象.ppt

高考语文备战高考课件 诗歌鉴赏之形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备战高考课件 诗歌鉴赏之形象.ppt

【参考答案】 (1)答案:(1)思路:诗歌开关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树叶。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思乡做了铺垫。 (2)思路:孤舟,即写舟,又代指人;即写景,又写情。照应题目上文,表达情感。 高考题选作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四川卷)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三、事物形象 诗人经常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事物形象如陆游的咏物诗《卜算子·咏梅》中写到的梅花形象。 例题: (2007·重庆高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 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注],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 崇光:美艳的光彩。 苏轼《海棠》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两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答:  解析:诗的开头两句于正面描写中兼顾侧面渲染。“袅袅”,春风吹拂;“空蒙”,月色朦胧。“崇光”,指海棠花光泽高洁美丽;“香雾”,指海棠花香气浓郁。后两句由花及人,生发奇想;“睡”“红妆”妙用拟人,足见作者爱花惜花之情,虽近痴语,但情真意切。 答案:前两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两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高考题选作 2012全国卷(广西、贵州、甘肃、青海、西藏)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落 叶 修 睦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2.(1)答案:“翻思”由实写到虚写,从眼前景写到春日景,体现了不同的季节。 作用:对比表强烈的感受  (2)答案:对比,突出 对落叶的感叹 高考题选作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2012天津卷)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参考答案】 (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修辞:对偶。借代 炼字:“逢”“忙”等 色彩:“碧”与“黄”映衬 情感:喜爱之情 (3)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解题指导】 诗中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饱含着诗人的情感,因此,形象应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答题步骤 第一步: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 第二步:概括形象特点。 第三步:揭示作者情感。 答案要点 (1)是什么形象。 (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课外练习 完成巩固反思训练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eiy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