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森林防火体系建设项目.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利县森林防火体系建设项目.doc

  陕西省平利县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报告编制人员: 黄立刚(工程师)    陈益军(工程师) 陈宏儒(工程师)    刘文锋(助理工程师) 凌受松(助理工程师)  邱茂慈(工程师) 周 盛(助理工程师)  曾启勇(高级工) 史右东(高级工)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平利县森林防火体系建设 1.1.2主管单位 平利县林业局 1.1.3组织实施单位 平利县林业局 1.1.4项目建设单位 平利县防火办 1.1.5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平利县林业调查设计队 1.1.6项目性质 新 建 1.1.7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3年(2012—2014年) 1.1.8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平利县城南、平利县千家坪林场、平利县药妇山林场、平利县蜡烛山林场。 1.1.9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内容是新建一座防火指挥中心大楼及附属工程,购置森林消防车四辆,建设防火瞭望塔19个以及配置消防器材和通信设施,组建半专业化森林消防队伍等。 1.1.10投资规模 经估算项目总投982.76万元,新建一座防火指挥中心(其中征地100万元,综合办公楼90万元,附属工程建设100万元,购置森林消防车80万元,建设防火瞭望塔380万元,配置消防器材和购置办公设备212.76万元,组建培训半专业化森林消防队伍60万元,其它费用100万元。 1.1.11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总投资982.76万元,建设资金争取申请中央林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地方配套相结合的方式筹措。其中申请中央投资786.208万元,占80%;地方自筹196.552万元,占20%。 1.1.12建设目标 实现全县森林资源无大的森林火灾,一旦发生火警能在最短时间内赶赴现场灭火,把森林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2主要技术指标 1、防火指挥中心功能齐全、设施完备。 2、森林防火车越野性能好,车身灵巧。 3、瞭望塔选点合理,视野开阔,监测控制面积大。 4、半专业化消防队伍作风优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5、消防器材、办公设备、通讯设施先进,功能完善,性能良好。 1.3综合评价 项目区地处我县三大国有林场和林业重点乡镇,森林覆盖率平均达80%以上,高出全县平均水平近15%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400多万立方米,约占全县的40%左右,林业产值占全县三分之一以上,境内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数量丰富,山势陡峭,地形复杂多变,防火形势严峻,防火困难大,项目建设后,将有效的缓解我县的防火压力,减轻防火难度,必将把我县的森林防火水平提升到更高一个层次。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建设一套完备的森林防火体系,是森林资源安全的重要保证。截止2006年底,我县共有林业用地面积34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6.5%,活立木蓄积900多万立方米,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数量可观,既有中华珙桐等一批国家级珍稀植物,又有白鹳等一些国家稀有野生动物,被誉为“大巴山的绿色宝库”。久富胜名的“生漆”更是享誉海内外,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漆树之乡”。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在改善脆弱生态环境,增强生态功能、维护生态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随着天然林保护、长江流域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重点工程实施,本县区域内森林植被不断增加,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但如何实现生态改善、生产发展、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是社会对林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特别是保障森林资源安全,促进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立县战略、促进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3.1自然地理条件 3.1.1地理位置 防火指挥中心拟建在平利县城南区、瞭望塔拟建在三个国营林场和十二个乡镇的重点山头。 3.1.2地形地貌条件 项目区内以山地地形为主,具有中、高山两大自然地形地貌特征,基岩以片岩、石英岩、千枚岩、碳岩和板岩为主,海拔350—2900m,河道密布,区内共有大小河、沟系数十条,是汉江支流坝河、黄洋河、岚河的发源地。 3.1.3气候条件 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项目区年平均降水量958.5mm,春季占24%左右,夏季占42%左右,秋季占30%左右,冬季占4%左右,年日照时数1736.6小时,日照百分率39%;年辐射量105.894卡/cm2,年均气温139°C,极端最高月平均气温25.5°C,极端最低月平均气温2°C。 项目区气候温和,直气候特征明显,特别是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无常,常以高温少雨天气为主。 3.1.4森林植被 据调查,项目区有种子植物154科,75属,1731种,其中列入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30种,其中国家一级3种,国家二级12种,省级15种。 3.2社会经济条件 全县辖十二个乡镇、三个国营林场,总人

文档评论(0)

zhiminw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