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型神经纤维瘤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超声诊断.pdf
·858 ·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2 年10 月第9 卷第10 期Chin J Med Ultrasound (Electronic Edition),October 2012 ,Vol 9 ,No. 10
综述
· ·
型神经纤维瘤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超声诊断
Ⅰ
陈涛
神经纤维瘤是指起源于神经鞘细胞一种良性周围神经瘤 中丛状神经纤维瘤常引起面颈部和肢体弥漫性肥大,视神经
样增生性病变。当神经纤维瘤多发或伴发全身其他系统疾患 胶质瘤可导致患者失明,恶性周围神经鞘瘤是导致患者早期
[4-6]
时,称为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常染色体显性遗 死亡的最主要原因;50% ~ 75% 的患者有学习困难 。
传病。1987 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s of 四、组织病理学表现
Health ,NIH)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 神经纤维瘤病病理组织学分为结节型、丛状型及弥漫
[2 ,7]
学特点将其分为两种类 型:I 型神经纤维瘤病 型 ,结节型神经纤维瘤组织形态及镜下改变与孤立性神
neurofibromatosis type I ,NFl ,OMIM162200 ),又称Von 经纤维瘤无异;丛状神经纤维瘤病组织形态观察可见肿胀增
(
Recklinghausen 病; 型神经纤维瘤病,即双侧前庭神经纤维 生的神经纤维扭曲变形,神经纤维间黏液基质增多,神经纤
Ⅱ
[1] 维分离疏散,神经束膜和神经外膜来源的梭形细胞弥漫分布
瘤病 。其中NFI 较多见,因其主要累及周围神经,被称为
外周型神经纤维瘤病。本文对 型神经纤维瘤病周围神经 于周围软组织;切开弥漫性神经纤维瘤见肿物真皮和浅筋膜
Ⅰ
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思路进行概述。 之间增厚变硬,充满灰白色瘤组织,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沿
一、流行病学特点 结缔组织间隔生长于脂肪细胞间。
型神经纤维瘤病占神经纤维瘤病的90% ,发病率为 五、诊断标准
Ⅰ
1/ 2500 ~ 1/ 3000 。患者年龄分布较广泛,新生儿到老年均可 1987 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为NFI 的日常诊断制订诊
发病,约1/ 3 病例发生在 13 岁以前。已报道的男性病例多 断标准,诊断标准适用于除儿童以外的人群。患者临床表现
于女性病例,母系遗传多于父系遗传,但整体发病在种族间、 符合以下7 项中任两项或两项以上即可诊断为NFI :(1)6 个
[2-3] 或6 个以上牛奶咖啡斑,其中青春期前最大直径达5 mm 以
性别间无明显差异 。
二、病因学 上,青春期后最大直径达 15 mm 以上;(2 )两个或多个任一
NFI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定位于 17q11. 2 类型神经纤维瘤或一个丛状神经纤维瘤;(3)腋窝及腹股沟
染色体上,其编码的神经纤维素蛋白,可使获得活性的ras 等皮肤皱褶处雀斑;(4)视神经胶质瘤;(5)2 个或多个Lisch
原癌基因失活,从而负性调控周围神经鞘膜细胞的分裂增 结节;(6)明确的骨骼疾患,包括蝶窦发育不良,伴或不伴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初一数学课件]]初一数学5.1.1《相交线与平行线》课件.ppt
- ((人教版))[[高三化学课件]]高三化学《电化学基础—原电池》课件.ppt
- (1,3)βD葡聚糖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意义.pdf
- (42N2吡啶基)卟啉的合成及其与铜(Ⅱ)显色反应的研究.pdf
- (AgI)n团簇熔化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pdf
- (b)解设p2与p1的偏振化方向夹角为θ.ppt
- (MRSA)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指南.doc
- (Ni—W)—WC复合镀层的研究.pdf
- (word可编辑无水印)2012奉贤初三二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