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1例系统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分析.pdf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 2007年 第 27卷 第 3期
SUN YA TSEN UN IV ER S ITY FO RUM , Vol27 No3 2007
51例系统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分析
1 1 2
潘凌霄 , 黎燕婷 , 朱国兴
( 1. 中山大学 中山医学院 2003年级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 ,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性病科 , 广东 广州 510080)
摘 要 : [ 目的 ] 分析系统性接触性皮炎的病因与临床特征 。[方法 ] 对临床疑诊为系统性接触性
皮炎的病例 , 应用斑贴试验分析其接触致敏原 , 并观察其皮疹特点 。[结果 ] 51例系统性接触性皮
炎患者具有如下特点 : ( 1) 2 1~29 岁年龄段的女性最为常见 ; (2 ) 夏季发病率较高 ; ( 3) 首发皮
疹以脐周丘疹 、斑块最常见 (4 118% ) , 其次是双手深在性水疱 ( 2353% ) ; ( 4 ) 主要发疹部位
依次是脐周 ( 5882% ) 、手部 (4510% ) 、眼睑 ( 2549% ) ; ( 5) 皮疹性质多形 , 以脐周斑块 、
手部深在性水疱 、眼睑苔藓样斑块 、屈侧红斑常见 ; ( 6 ) 接触致敏原依阳性率高低为硫酸镍
( 62 75% ) 、白降汞 ( 3 137% ) 、新 霉 素 ( 1176% ) 、重 铬 酸 钾 ( 980% ) 、香 料 ( Ⅰ, Ⅱ)
( 980% ) 、松香 (784 % ) 等 。 [结论 ] 系统性接触性皮炎的主要接触致敏原是镍盐 、汞盐等金
属 , 其皮疹多首发于脐周 、手部 , 并以脐周斑块 、手部深在性水疱 、眼睑苔藓样斑块 、屈侧红斑等
常见 。
关键词 : 系统性接触性皮炎 ; 斑贴试验
中图分类号 : R75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007) 030 174 05
系统性接触性皮炎 ( System ic con tact derm atitis, SCD ) 是指已具有接触过敏的个体 , 当半
抗原通过口服 、透皮 、静脉注射或吸入进入机体到达皮肤而发生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 [ 1 ] 。我
们于 2005年 7至 8月期间 , 应用斑贴试验确诊 51例 SCD 病例 , 分析其病因 (接触致敏原 )
和临床特征 , 并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依据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一 、临床资料
(一 ) SCD 疑似病例标准
具有以下症状的病例被列为 SCD 疑似病例 : ①病程超过 2 个月的非急性皮炎患者 ; ②至
少二个不同部位出现红斑 、丘疹 、斑块或水疱等多形皮疹 , 且至少有一处皮疹位于远隔部位 ;
③如果金属接触部位 (如脐周 、手腕 、颈项 、戴耳环眼镜部位等 ) 出现多形皮疹则高度提示
诊断 ; ④手部水疱者需排除手足癣所致 。
( )
二 斑贴试验
SCD 疑似病例在斑贴试验前 2 周以及受试期间不能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 试验前 2 天以及
受试期间不能服用抗组胺类药物 。
1. 斑贴试验方法
( 1) 将斑试抗原置于准备好的斑贴器相应部位 , 贴于患者背部脊柱两侧正常的皮肤处 ,
收稿 日期 : 2007 - 0 1 - 16
基金项 目: 中山大学 2005年暑期科研立项项 目
作者简介 : 潘凌霄 (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