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薯晚疫病 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 ?形态特征?发病条件?传播途径?防治方法 ?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马铃薯大量死亡,减产一半,使 100多万人饿死,200万人移居海外。 ?当时对马铃薯死亡的原因有各种推测: 1842年冯·马蒂尤斯(vonMartius)首先认为是病菌引起。 1857年斯皮尔许奈德(Speerschneider)证明叶上霉菌能引起块茎腐烂。 1861~1863年德巴利(deBary)确定了叶上病斑和块茎腐烂都是由一种真菌引起并鉴定了病原菌。 马铃薯晚疫病由致病疫霉引起,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 形态特征 ?拉丁学名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de Bary 病原为致病疫霉属,属卵菌门疫霉属。 ?孢囊梗分枝,每隔一段着生孢子囊处具膨大的节。 ?孢子囊柠檬形,一端具乳突,另端有小柄,易脱落,在水中释放出5~9个肾形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具鞭毛2根,失去鞭毛后变成休止孢子,萌发出芽管,又生穿透钉侵入到寄主体内。菌丝生长适温20~23℃,孢子囊形成适温19~22℃,10~13℃形成游动孢子,温度高于24℃,孢子囊多直接萌发,孢子囊形成要求相对湿度高。 发病条件 ?病菌喜日暖夜凉高湿条件: 相对湿度95%以上、18~22℃条件下,利于孢子囊形成;冷凉(10~13℃,保持1~2小时)又有水滴存在,利于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 温暖(24~25℃,持续5~8小时)有水滴存在,利于孢子囊直接产出芽管。 ?多雨年份,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雾条件下发病重。 种植感病品种,植株又处于开花阶段,只要达到条件,本病即可发生,发病后10~14天病害蔓延全田或引起大流行。 传播途径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 ?播种带菌薯块,导致不发芽或发芽后出土即死去,有的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致该病由点到面,迅速蔓延扩大。 ?病叶上的孢子囊还可随雨水或灌溉水渗入土中侵染薯块,形成病薯,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 思考题 ?任选一题,交给张老师 ?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产生一圈白霉,即孢囊梗和孢子囊,尤以叶背最为明显;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且扩展速度减慢。?茎部或叶柄染病现褐色条斑。发病严重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 块茎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扩大或烂掉。 * 主要内容 马铃薯晚疫病 块茎腐烂 茎叶死亡 ?绿色无公害中药防治 ?化学药剂预防 ?农业防治 茎叶染病 ← 块茎染病 → 农业防治 ?选用无病种薯,减少初侵染源。做到秋收入窖、冬藏查窖、出窖、切块、春化等过程中,每次都要严格剔除病薯,有条件的要建立无病留种地,进行无病留种。 ?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块栽植,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 ?轮作换茬:防止连作,防止与茄科作物连作,或临近种植。应与十字花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和马铃薯相邻种植; ?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基肥,实行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定植后要及时防除杂草,根据不同品种结果习性,合理整枝、摘心、打杈,减少养分消耗,促进主茎的生长; ?合理密植:根据不同品种生育期长短、结果习性,采用不同的密植方式,如:双秆整枝的每亩,栽2000株左右,单秆整枝的每亩栽2500~3500株,合理密植,可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 ← ?预防:在病害常发期,使用奥-力-克(霜贝尔)300倍液进行喷雾,7天用药一次。 ?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及严重病枝,然后根据作物该时期并发病害情况,按奥力克霜贝尔50ml+大蒜油15ml,兑水15公斤进行喷雾,5天用一次,连用2到3次。 ?发病中后期:按霜贝尔75ml+大蒜油15ml+叶面肥沃丰素25ml,兑水30斤喷施,3天一次,连用2-3次。 绿色无公害中药防治 ← ?喷洒86.2%氧化亚铜(铜大师)1000倍液 72%克露或克霜氰或霜霸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 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38%恶霜菌酯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