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述地面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发展
和关于镜面制造的一点想法
朱能鸿龚峰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200030)
摘要地面光学望远镜从1(,09年发明至今有了飞速的进展,其I=I径从5am发展到了10m。
本文给出了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师光学望远镜的概貌,并以图表的形式指出国际上主要的2m望远镜
建于1970~1990年,3.5m望远镜则建于1970一加D2年,其中在∞世纪90年代建的还都是采用地平机
架、轻重量镜面、主动光学和自适应光学的新技术望远镜。同时近帕架口径为8—10m的大望远镜在
此期间建成并投^运行。由此可见藏国的地面光学望远镜和国际水平历存在的巨大差距。提出我国建
造大望远镜的困难在于镜坯的熔喇,建l炯巧玻璃或类似的玻璃熔制轻n天文光学大镜面。
关键词 地面光学望远镜地平机架轻重量天文镜面
一、地面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发展
自从伽利略在1609年发明了折射望远镜,牛顿在1672年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后,天文学
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此后的300多年中有许多天文学家和工程师研制不同大小的望远镜并不
He㈣^d{鹕造韵镜筒长达40
断地推进着天文研究工作。令人感兴趣的是18世纪由SirWilliam
英尺的一架望远镜(图1)。
圈1加英尺望远镜
247
由图1可见,它和现代的地平式望远镜十分相似,有用轮子转动的方位大转盘和在高度
上可以上下升降的镜筒。折射望远镜在叶凯士天文台的1m望远镜建成后由于透镜制造和支
承的困难嘎然而止,此后就形成反射望远镜的一统天下了。经1948年和1975年反射望远镜
的口径很快增长到了5~6m,前者是经历了二次大战的美国帕洛玛的海耳望远镜(图2),后
者则是前苏联高加索的Bolshoi望远镜,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架地平式大望远镜(图3)。
璺!§璺盘蔓望递煎
舶3 6m删鱼远镜
248·
图4给出了当前世界上有名的口径2—10m级的望远镜的统计图。图的纵坐标是望远镜
的口径,横坐标是望远镜完成的年代。从图4可以看出望远镜的发展情况。
圈4地面光学天文望远镜统计表
249
1.20世纪初到20世纪舳年代末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除上述的两架5m和6m望远镜外,基本上是2。4m
级反射望远镜的全盛时代。如图4中虚线2以左的部分所示。在此阶段内望远镜的主光学系
统并无多大的改变,通常采用抛物面或R—C系统。发展比较明显的却是望远镜的机架设计
和镜面支承系统。从机架方面看口径在3m以下的望远镜大多采用悬臂形式的叉式装置。原
因主要是其全天覆盖的优点以及它的圆顶观测室比较小。图5是南美的拉斯康帕拉斯天文台
的2.54m望远镜。
翻5 2.54m枞望远镜
世界上最大的叉式望远镜是里克天文台的3m望远镜。叉式望远镜因其悬臂结构限制了
主镜的口径在这种装置上的继续增大,同时这种望远镜也不适合用于纬度低于300的地点,
故此阶段内研制的3m以上的望远镜都采用了双支点的机架。典型的例子如图6所示的3.6m
的cm0望远镜(加拿大,法国,夏威夷),这是一个称为马蹄轭式的双支点的机架,和帕
洛玛的海耳望远镜的机架形式相似。
圈6 CFHO望远镜
·250·
鬻搬
赫躺圯 酊牡贼贿 翔舫戌{菱
际湎叔望|雌删舭酣 荆破栅涮 ~一一一蹴鳓枞‰ 蝴一一~一~一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