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农作物生产抗旱对策研究.pdfVIP

毕节地区农作物生产抗旱对策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节地区农作物生产抗旱对策研究.pdf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sh.Sci.2011,39(3):1415—1416 责任编辑 乔利利 责任校对 卢瑶 毕节地 区农作物生产抗旱对策研究 彭永贤,昊勇,李忠利,龙庭友,刘后才,张世攀,邹明春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毕节551700) 摘要 通过对毕节地区农业生产抗旱现状、植物抗旱性生理机制和植物抗旱特点的分析,阐述了目前毕节地区农作物抗旱研究的对策 包括合理利用作物生产技术,搜集、保护和利用品种资源,加强农作物抗旱品种引种、改 良和选育工作。 关键词 农作物;抗旱;对策 中图分类号 $423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1)03—01415—02 StudyonDroughtResistanceofCrops’ProductioninBijieRegi0n PENGYong-xianetal (Bijie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Bijie,Guizhou551700) Abstract Thedroughtsituationofcrops’production,physiologicalmechanismandcharacteristicsofdroughtresistanceoncropsinBijiere— gionwerestudied.ThepresentdroughtresistancestrategyofcropsinBijieregionwasdiscussed,includingusingtheproductiontechniques reasonably,collecting,protectingandutilizingthevarietysourceofcrops,enhancingstockintroduction,improvementandbreedingtechniques oncropsofdroughtsituation. Keywords Crops;Droughtresistance;Countermeasures 干旱是一个世界性问题。1991年 ,Robinclark出版了一 主要的生理范畴:干旱条件下作物维持高含水量,作物在低 本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Water:TheIntemationalCrisis)),认 含水量的情况下保持其生理功能和旱后作物含水量和功能 为水资源的短缺 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危机 。据统计,世界性干 的恢复 。 , 旱导致的减产可超过其他因素所造成减产 的总和。我 国每 在水稻作物上 ,关于形态生理学的研究揭示出大量的与 年因缺水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元。水分是作物 栽培稻抗旱性有关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如根系和叶片性 赖以生存和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缺肥只会造成减产,而缺 状、生育期、渗透调节、脱落酸含量与栽培稻抗旱性密切相 水则可能导致颗粒无收。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喀斯 关 ,且 已利用分子标记对上述性状进行了基因定位研究;在 特岩溶山区特征特性明显,年降雨量在9OOmm以上,但雨热 马铃薯作物上,国内外学者在马铃薯抗旱性评价、抗旱性生 同季 ,尤其在春、夏两季连续 15d以上无雨,易产生旱灾,给 理机制、抗旱基因工程、抗旱性遗传等方面已取得一定的研 农业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2005年,全区干旱受灾农作 究进展,并揭示出了抗旱性与渗透调节、抗氧化作用、植物光 物面积为3.42万hn12;2009年 ,干旱受灾农作物面积为19.48 合作用、生物碱代谢、植物激素、脱水保护蛋白代谢等多种生 万 hm ;2010年 ,仅春旱受灾农作物面积为39.09万 hm ,成 理反应紧密相关;在其他作物上,抗旱基因工程、抗旱性遗传 灾面积为26.96万 hm2,绝收面积为 16.61万 hm2,预计经济 工程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科学抗旱已成趋势和 损失达 15亿元 。目前全区现有水利设施 已远远不能适应现 必然 。 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很多大、中型水利设施都是 20

文档评论(0)

39号书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