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曾經有人這樣告訴你什麼是好媽媽—戰後報刊媒體對母親概念的建構
王惠玲 陳潔華
明天是母親節,傳媒又再提醒大家別忘了頌揚「偉大的母愛」,大家亦樂於以一頓飯、
一束花或一盒靈芝孢子,一年一度地向偉大的母親表示感激,母親們亦樂於接納「好
媽媽」這項榮耀。今期世紀版從歷史角度審視母職的社會建構 ,兩位身兼母職的大
學研究員翻查了自戰後以來的報章廣告、副刊及育兒雜誌,發現由初時的「賢妻良
母」到近年的「超級媽媽」,「好媽媽」的定義和內容雖然不斷地改變 ,卻一貫地被
建構成女性的天職, 是審度好女人的一把量尺。作者指出 「現代好媽媽」其實是一
種歷史產物 ,當中涉及社會的變遷、複雜的權力關係。歌頌 「母愛的偉大」,看似承
認女性的付出和貢獻,但背後假設「母職=女性天職」,「好女人=好媽媽」,不單規範
了女性的多元發展,也成為一眾母親的金鋼咒。除了每天要努力經營好媽媽的實務,
亦要承受因理想落差而產生的壓力、失落和內疚。
香港母職建構的歷史淵源
一般人以為中國傳統文化要求女人要賢良淑德 ,以維繫家庭 、相夫教子為天職,但
有學者發現 「好女人」其實隨著時代變遷而有不同的內涵 。古代《禮記》規定婦女
要操持家務、侍奉翁姑、無子的妻子會被丈夫休棄 ,「生男丁」是古時的母職 。宋
朝至明清則強調婦女的 「貞烈」,為了保証父系家族的繼承、父權秩序的延續 ,婦
女要嚴守貞節 、刻守婦道,甚至壯烈犧牲 。晚清時中國面對列強侵略 ,戊戌維新派
提倡女子接受教育,以培養有知識的 「良母」去承擔母教的職責,擔當振興中華的
「國民之母」。在中國歷史裡 ,社會便因時制宜地修改母職的內涵 。
戰前的香港有關母職的討論較少,1889 年殖民地教育官員為了鞏固殖民地統治,開
始提倡女子教育,讓富有的華人女子擔當家庭道德教化的角色,培養認同英國文化
的兒童。到了20 世紀初,中國新文化運動亦影響香港女子教育的興辦和發展,當時
的主張亦是以受教育的母親培育未來國家棟樑為己任 。早期香港的母職便被賦予濃
厚的政治色彩 。戰後香港百廢待興,有關香港現代母職的討論要待戰後社會恢復了
好幾年才逐漸成形 。我們研究戰後的文字媒介有關家庭和育兒的論述,發現 1952 年
是戰後現代母職建構的起點,隨後經歷50 多年的演變,最少有兩個版本的理想模型:
1950-70 年代的「賢妻良母」,1980 至千禧年代的 「超級媽媽」。
1950-70 年代 :奶粉廣告的啟示
1952 年 《華僑日報》出版第一個奶粉廣告 ,推銷荷蘭雀巢公司的勒吐精(Lactogen )
代乳粉,之前的報章和雜誌鮮有論及家庭生活的內容,故報章上的奶粉廣告顯得格
外觸目 。隨後嬰兒食品廣告品種增多、篇幅擴大,絕大多數是西方的舶來品,常見
的有荷蘭雀巢公司的產品:鷹嘜煉奶、勒吐精、Nespray 全脂奶粉和Nestogen 半脂奶
粉 ,還有荷蘭壽星公煉奶、荷蘭子母牌、英國牛欄牌、美國克寧 、美國惠氏SMA 、
2
SIMILAC 等歐美奶粉 ;輔食品有雀巢嬰兒麥粉和嬰兒菜 、德國軒士公司的嬰兒菜、
美國嘉露公司的葡萄糖漿、司各脫魚肝油、七海鰵魚肝油等。
值得注意的是 ,廣告不單推銷進口商品,同時在建構現代香港的母職 。有別於傳統
中國對母職的論述,廣告文字和插圖暗示了核心家庭的背景 ,並突出母子的親密關
係 ,插圖中的女性彷彿已擺脫了侍奉翁姑的重責 ,改以育兒為專職 。進步時髦的母
親要給 “孩子健康和幸福” ,必須認識西方科學和育兒知識 ,尤其奶粉含有的各種
營養,以選擇適合的「舶來品」。當廣告訊息標示著香港現代母職邁向西化和進步時,
母職也重新被修訂為育養孩子 。
家庭副刊的文化建構
1959-60 年間報章開始出版家庭副刊,1959 年《華僑日報》出版《康樂家庭》副刊,
表明以婦女和家庭主婦為對象,與《星島晚報》的《家庭樂園》分別提供西方的育
兒知識。報章副刊是市場與文化論述的綜合場地,家庭副刊的出現顯示市場上有一
群需要吸收育兒知識的女性讀者,而報人又可利用副刊表達本身的信念和觀點,因
此副刊的論述可理解為社會對理想兒童和母職的文化建構。副刊的訊息與商品廣告
的訊息存在一些差異,例如廣告鼓勵母親使用舶來代乳 ,副刊則較多宣揚母乳的好
處,但兩者就 「照顧孩子是母職」這核心價值並無歧異,反而從副刊的文字可以讓
我們更深入地看到理想母職的建構。
孩子中心的母職建構
1950-70 年代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