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坝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马洪琪
(华能澜沧江流域开发公司)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量6.94亿kw,技术可开发量5.42亿kw,经济可开发量4.02亿kw,
均居世界第一。改革开发以后,水利水电工程事业蓬勃发展,建设技术已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
新向自主创新跨越,建设了一批标志性工程。水电装机已达到2.3亿kw,稳居世界第一,成为仅次于
火电的主力清洁能源,对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混凝土重力坝
混凝土重力坝是一种古老坝型,其体型简单、便于布置泄洪建筑物和较能适应地基条件,因而在
坝工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重力坝为1961年建成的瑞士大狄克逊坝,坝
高285m。但因混凝土重力坝依靠自重维持稳定,断面偏大,材料强度未能充分利用,造价较贵,施
工周期较长,随着坝高的不断增加,已逐渐被其他坝型替代。
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标志着中国大坝建设技术的巨大进步。防洪、发电、航运是三峡工程
的三大任务,相应的建筑物规模宏大。为了避免相互干扰,影响工程效益发挥,枢纽布置研究中,首
先将通航建筑物中尺寸规模较大的船闸布置在左岸的半山坡中,避免船闸与其他建筑物争前缘。泄水
和发电两大建筑物都置于河槽内。通航与泄水和发电三大建筑物分开排列布置。
三峡坝址河谷开阔,河岸弯曲。设计将通航建筑物布置于左岸坛子岭;I-N,上游引航道具有良好
的进出口条件,下游船队航行受泄洪的影响较小。泄水建筑物布设在左河槽中部,上游迎对主流,利
于泄洪、排沙,下游顺应河势,便于消能、归槽。为了适应大流量泄洪,同时减小前缘宽度的需要,
在泄洪坝段采用了3层大孔口布置方案,为坝后厂房进水口布置留出了前缘宽度。两侧布置坝后厂房,
导流分期和施工安排灵活,运行干扰小。表孔和深孔联合泄洪,深孔利于低水位时泄洪、排沙。千年
一遇以上洪水表孔参与泄洪。这种布置型式可以充分利用泄洪前缘,缩短泄洪坝段长度,减小工程量。
表、深孔同时泄洪,坝体上设隔墩分流,两股水流互不干扰,扩散均匀入水。在泄放千年一遇洪水时,
下游水垫厚,消能条件好。泄洪设施布置可以宣泄各级频率洪水,满足水库运用需要,并有一定余地。
强度2.2万m3的世界最高纪录。其施工技术创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塔带机连续浇筑混凝
土为主的综合施工技术。选定了以塔带机为主,辅以高架门机、塔机和缆机的综合施工方案。从传统
常规的吊罐浇筑改变为混凝土一条龙连续生产工艺。该浇筑系统由各混凝土拌和楼通过皮带机将混凝
土输送到塔带机直接入仓浇筑,集水平和垂直运输于一体。(二)开发研制了混凝土生产运送浇筑计算
机综合监控系统,实现了混凝土施工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动态调整和优化调度。针对混凝土浇筑的复
杂状况,对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进行科学的选择和安排,突破了传统的经验判断模式,成功地开发了
混凝土浇筑施工计算机模拟系统。(三)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优化。采用缩小水胶比增加粉煤灰掺量
的技术路线,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采用有补偿收缩性能的中热大坝水泥,以减少混凝
土收缩变形,减少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风险。(四)二次风冷技术。三峡工程低温混凝土生产系统是世界
上已建及在建工程中规模最大、温控要求最严的混凝土生产系统。要求夏季生产出机口温度为7。C的
低温混凝土,设计夏季高峰月混凝土浇筑强度为44万m3。针对三峡工程的特殊性及混凝土预冷工艺
的要求,经反复试验后首次采用了二次风冷骨料技术。(五)混凝土综合温控防裂技术。采用了从选择
优质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出机口和浇筑温度、通水冷却、表面保温和流水养护等
一整套温控措施。针对已浇筑坝段监测的温度情况,实行个性化通水冷却措施。尤其是高温季节,塔
带机快速高强度浇筑坝体约束区混凝土,在国内外尚属首次。三峡三期大坝工程未发现温度裂缝。
2高拱坝
在狭窄河谷(宽高比小于3)上修建高坝,当地质条件允许时,拱坝往往是首选坝型。拱坝以其结构
合理、体型优美、安全储备高、工程量少而著称。至二十世纪末,我国已建成的坝高大于100m的混
凝土拱坝1l座(含台湾省2座),拱坝数量已占世界拱坝总数的一半,属世界首位。1999年建成的二
我国高拱坝建设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目前正在建设一批300m级的高拱坝,如小湾(295m)、锦
屏(305m)、溪洛渡(285.5m),这些工程不仅坝高、库大、坝身体积大,而且泄洪功率和装机规模都位
列世界前茅,标志省我国高拱坝建设技术已处于世界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