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礼赞——重读《啊,拓荒者!》.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礼赞——重读《啊,拓荒者!》.pdf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 6月 JournalofQiqiharUniversity(PhiSocScj) Mav2O11 硅 命 礼 赞 — — 重读 《啊,拓荒者 !》 唐 炯 ,吴 萍 (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 关键词:薇拉 ·凯瑟;《啊,拓荒者!》;精神家园 摘 要:以薇拉 ·凯瑟的第一部草原小说 《啊,拓荒者!》为分析案例,论文旨在通过考察作品的创作动机,人物 塑造及承栽的意义来正确解读文本意蕴。揭示凯瑟创作的先锋性及透过作品所弘扬的拓荒精神 ,不仅丰富了 正在崛起 的美国民族文学,而且在追寻传统关德的过程中,沟连起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638(2011)03—0022—04 薇拉 ·凯瑟(WillaCather,1873—1947)是来 自中西部内 情感,一段经历——一个更抽象的概念。_2j(’英国当代名作 布拉斯加大草原的女作家。她成名于 “草原三部曲”:《啊, 家拜厄特在论文 《记忆与小说的构成》中写道:“我在某个地 拓荒者!》(1913)、《云雀之歌》(1915)和 《我的安东尼娅》 方读到,作家或者可能所有的艺术家都被他们早年生活非常 (1918)。她的小说开创了美 国文学史上移 民生活小说的先 鲜活的记忆困扰或追逐着。”_(’这句话也适用于凯瑟,因 河。… ‘’自作品问世以来,凯瑟就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为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草原记忆在她内心深处并未因时空 不断涌现出表示赞赏的评介文章。早在 1930年,美 国第一 的变化而模糊。1921年 ,凯瑟曾告诉林肯市的一位记者她 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辛克莱 ·刘易斯在瑞典斯德哥尔摩 的全部小说都源于十五岁以前搜集的素材。 举行的授奖仪式上致答词时,就热情赞扬 了凯瑟 的创作成 作为一名女作家,凯瑟钟情于女性形象的刻画。在她的 就。 生花妙笔下,一个个鲜明而真实的女性形象栩栩如生,跃然 时至今 日,对其文本 的研究仍具有现实意义。众所周 纸上。比如 《啊,拓荒者!》中的女主人公亚历桑德拉不仅走 知,美国以移民立国,移民开发、建设西部功不可没,其拓荒 进了读者的心中,也成为美国文学长廊中的经典女性形象。 精神延续至今,已成为美国人 的创业精神。凯瑟面对20世 凯瑟草原三部曲的女主人公都是移民,她们和凯瑟一样 ,成 纪的巨变,坚守传统价值观。她将 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西部 长于影响她们一生的农场和小镇中。她们的许多经历都引 荒原,弘扬拓荒精神,成为商业大潮中精神美的追求者和捍 起了她的共鸣,铭刻在她的记忆里。她热爱她们 ,她们对生 卫者,渴望在荒原中寻求和实现 自身价值。这种伦理追求, 活的热望如磁石般吸引着她、感动着她、因为这反映了她 自 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们来说仍有借鉴意义。 己理想 :勇敢面对现实 ,诗意地栖息在这块新大陆。正是这 当我们重读凯瑟的 《啊,拓荒者 !》,重新审视寄寓着作 真诚的爱促使凯瑟产生了将她们的苦难 、失落、悲伤、欢乐诉 家理想的女性形象后 ,不仅惊叹作家在艺术技巧上,尤其是 诸笔端的冲动。凯瑟回忆 :“我们的邻居几乎没有什么美国 人物塑造方面的大胆创新,也折服于她文本的独特魅力—— 人,大部分都是丹麦人,瑞典人 ,挪威人和波希米亚人。我渐 在平凡中寄寓着人类崇高的理想,而又不为此而漠视纷繁复 渐地喜欢起她们——特别是那些老年妇女,我总觉得她们被 杂的现实。有些学者认为她的作品缺乏时代特征,而她本人 人贬低了,就想为她们说话 ,代她们 向邻居进行解释。在夜 的创作思想也十分保守。笔者认

文档评论(0)

39号书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