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578秦代货币研究论著要目.doc
秦代货币研究论著要目
(首发)
王伟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截止2009年上半年)
一、专著(论文集)
商承祚等《先秦货币文编》汪庆正主编《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货币》张颔《古币文编》汪庆正主编《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杨文谊秦代币制问题《现代评论》3卷58期,1926年李超桓秦汉时代之货币《社会科学论丛》3卷1期,1931年马非百秦汉时代的货币制度婀南政治月刊》3卷1期,1931年陈箴?秦汉货币制探讨《清华周刊》41卷7期,1934年马非百秦汉经济史料(四) ——货币制度《食货》3卷2期,1935年汤晓非秦汉币制之演变及其理论之争议《说文月刊》3卷2、3期,1941年9月符泽初秦汉时代之币制《财政学报》2卷1期,1943年11月1955年6期
四川省博物馆:《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0年。
王家祐:《“半两”钱年代问题——兼与逊时先生商榷》,《考古》1962年9期。
王儒林:《河南南阳市发现半两钱范》,《考古》1964年6期。
魏仁华:《河南南阳发现一批秦汉铜钱》,《考古》1964年11期。
汪庆正:《十五年以来古代货币资料的发现和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文物》1965年1期
朱活:《论秦始皇统一货币》,《文物》1974年8期。
李复华:《四川郫县红光公社出土战国铜器》,《文物》1976年10期。
稻叶一郎著,王广琦、李应桦等:《关于秦始皇统一货币的问题》,《河北师大学报》1979年4期。
尚志儒:《凤翔出土一批秦半两钱》,《陕西日报》1980年3月17日。
左忠诚 郭德发:《渭南县发现秦半两钱范和“栎市”陶器》,《考古与文物》1981年2期。
四川省博物馆等:《青川县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牍——四川青川县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2年1期。
何泽宇:《四川高县出土“半两”钱范母 》,《考古》1982年1期。
秦都咸阳考古队:《咸阳市黄家沟战国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2年6期。
项春松:《内蒙古赤峰地区发掘的钱币》,《考古》1984年2期。
吴镇烽:《半两钱及其相关的问题》,《陕西省考古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三号1983年,又载《陕西金融》1984年增刊。
尚志儒:《秦墓出土的半两钱》,《陕西省考古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三号1983年、《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一辑。又载《陕西金融》1984年增刊。
康石父:《先秦半两钱的发现及其他》,《考古》1985年6期。
王桂枝、廷晶平:《宝鸡博物馆所藏的几件钱范(秦、新莽) 》,《文博》1985年6期。
陈尊祥:《手帕张堡藏秦钱的整理与研究》,《陕西金融》1986年增刊。
蔡运章:《秦国货币试探》,《中州钱币》1986年3期,后收入《甲骨金文与古史新探》,中国社科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卢茂村:《贵池出土的“秦半两”钱范简介》,《安徽金融研究》1987年2期。
肖安顺:《秦半两钱铸造年代管窥》,《郑州大学学报》1987年3期。
陈尊祥、路远:《首帕张堡窖藏秦钱清理报告》,《中国钱币》1987年3期。
张海云:《陕西临潼油王村发现秦“半两”铜母范》,《中国钱币》1987年4期。
陈尊祥、钱舆:《陕西长安张堡秦钱窖藏》,《考古与文物》1987年5期。
田亚岐:《凤翔出土秦代半两钱铜范》,《陕西日报》1987年10月19日。
章书范:《秦半两——中国古代货币形制的统一》,《安徽金融研究》1987年增刊4期。
曹锦炎:《先秦货币铭文释读拾掇》,《浙江金融》1987年增刊。
王裕巽、徐蔚一:《秦、西汉“上币”新释》,《中国钱币》1988年1期。《陕西金融?半两钱研究专辑》1988年增刊。
吴镇烽:《关于秦半两钱几个问题的研究》,《陕西金融?钱币专辑》(10)1988年增刊,又载《庆祝武伯纶先生九十华诞论文集》三秦出版社1991年。
张振才:《“秦半两”浅议》,《安徽金融研究》1988年增刊1期。
吕长礼:《“半两钱”小考》,《安徽金融研究》1988年增刊1期。
陈振裕:《湖北秦汉半两钱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江汉考古》1988年3期。
李如森 :《战国秦汉圜钱的起源与演变》,《史学集刊》1988年4期。
雒雷:《秦代货币考》,《中国钱币》1989年1期。
蒋若是:《秦汉半两钱系年举例》,《中国钱币》1989年1期。
瓯燕:《试论秦汉黄金为“上币”》,《中国钱币》1989年1期。
朱卓鹏、马传德:《战国秦半两》,《钱币漫话》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
刘占成:《秦俑坑出土的半两钱》,《文博》1989年3期。
蒋若是:《秦汉半两钱范断代研究》,《中国钱币》1989年4期。
徐达元、郭四荣:《背阴文“半两”钱成因探讨》,《中国钱币》1989年4期。
胡百川:《先秦早期货币——桥形陶钱》,《中国文物报》1989年3月3日。
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