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_基于微博营销方式下南京夫子庙旅游营销分析.doc
基于微博营销方式下南京夫子庙旅游营销分析
目录
1引言 1
2研究综述 1
2.1 国内外旅游形象研究综述 1
2.2微博旅游营销研究进展 2
2.21微博营销优点 2
2.22微博营销现存的问题 2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2
3.1研究思路 2
3.2研究方法 3
4南京夫子庙旅游形象分析 3
4.1夫子庙景区旅游资源分析 3
4.2夫子庙旅游形象影响因素分析 4
4.21历史文化、地理因素 4
4.22现实因素 4
4.23区域主题因素 4
4.3夫子庙旅游感知形象分析 5
4.31认知形象分析 5
4.32情感形象分析 5
4.33综合形象 5
5夫子庙旅游形象营销现状分析 6
5.1理念识别系统角度 6
5.2视觉识别系统 6
5.3行为识别系统 7
6基于微博营销方式的夫子庙旅游形象优化 7
6.1微博营销特点及意义 7
6.2基于微博营销方式的优化方案 7
6.21完善夫子庙微博营销平台 7
6.21旅游形象微博营销的定位分析,明确旅游形象的宣传侧重点 8
6.23注重微博营销的信息形式、内容构成,注重内容建设 8
6.24利用微博营销的分享、评论互动特点,了解市场需求 8
7结语 8
8文献参考 8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地日新月异的崛起,旅游地间竞争的也日益加剧,其中关于旅游形象研究越发吸引大众眼球,成为旅游地考虑的重要因素。旅游形象是旅游地对外宣传的名片,它对于指导旅游地规划和开发、旅游产品设计等具有指导性作用。本文就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形象进行探讨,以历史文化街区----南京夫子庙为例,探讨其现有旅游形象,以及关于其旅游形象的设计现状及优化方案。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 旅游形象 夫子庙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more and more scenery spot put their heart into the brand building. However, establishing the typical tourism im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sure. Nanjing Confucian temple which has the long history from the 2000 years ago is well-known throughout the county for its historic scenery. In this article, I absorb i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fucian temple tourism image, and make some advice about weibo marketing from the point of mine.
Key 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e streets tourism image Confucian temple
1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的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传承文化与精神的载体的同时,正经受着蚕食和破坏,因此当下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各种研究备受关注。历史文化街区是每个城市文化、精神的积淀产物,凝聚了城市文化底蕴、建筑传统、民俗风情、特色生活习性等要素,是城市的独一无二的代表。
在20世纪70--80年代,形成historic urban areas的概念,是“历史文化保护区”概念雏形,在2008年我国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解释了“历史文化街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的规模[1]。南京夫子庙是一个充满历史与故事的城市,从北宋景佑年初创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街道间布满了小古董铺子,其间空间脉络和建筑格局充满古色韵味,现存的贡院、大成殿、学宫、乌衣巷等建筑,总能让人联想起历史的种种。但由于夫子庙商业化发展,建筑修葺改造接待大量的游客,其厚重的历史韵味渐渐缺失,代表夫子庙的景观形象、旅游形象也渐趋模糊。
当今旅游产业蒸蒸日上,多样化旅游地屡见不鲜,在众多旅游地中想要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并维持别具风格的旅游形象至关重要。旅游形象是旅游地内在文化和外在景观特征的统一,是旅游者对目的地了解和体验所产生的印象总和[2]。提升旅游形象才能逐步提升旅游地形象品质和知名度,创建一个成功的景观地。
2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旅游形象研究综述
1931 年《关于历史古迹修复的雅典宪章》提出的“应注意保护历史遗址周边地区”可被视为“将一个地区进行保护”这一观念的萌芽[3]。 20世纪90 年代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