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届全国矿田构造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构造变形为成矿流体定向运移、淀积提供导矿、成矿构造通道和容矿空问。大水金矿断裂构造控矿
占有重要地位,并且与金成矿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印支运动以来的板内造山构造运动,形成一
系列近东西向弧形大型断裂构造破碎带,为流体成矿直接提供了导矿、配矿和储矿的构造通道和淀
积成矿的场所,从而形成本区一系列北西西一近东西向深大断裂带展布构造成矿带.
3矿体群应力场分析
大水金矿体群(图2)受NWW向断裂构造控制,其应力场转换和引张区域的形成主要经历了图3
所示过程。即早期南北向挤压应力场作用形成的右行走滑断裂,后期应力舒张,相对呈现出东西向
挤压引力场,前期形成的右行走滑断裂转变为左行走滑,并且在共轭点或EW向与NWW向构造交
汇处形成引张扩容空间,为含矿热液的减压沸腾,热液混合以及与围岩的交代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最终导致矿质沉淀析出形成矿体群。D矿体群与岩脉群走向的变化与北侧刚性体的存在导致应力场
性质发生变化(正位南北方向为挤压,东西向为引张,侧位为右行走滑)所致。大水金矿断裂活动主
要表现为脆性变形机制,脆性变形导致岩石碎裂提高了岩石的渗透能力,并形成减压空问,为成矿
溶液的减压沸腾,渗流、扩散和交代成矿提供了良好环境。
图2大水金矿矿体群地表分布示意图 图3大水金矿体群应力分析示意图
卜方解石脉;2一花岗闪长岩脉3一金矿体 卜早期应力场方向;2-晚期应力场方向
4找矿勘查方向
(1)区域性NWW-EW构造断裂带控制着大水金成矿带;矿体集群出现部位多为NWW向断裂
与EW向断裂交汇处。矿体群沿走向(水平方向)等间距出现,同样在倾向(铅垂方向)上也会出现,
这是今后找矿勘查的主导方向。
(2)岩浆岩与碳酸盐岩蚀交接触界面,特别是有脆性断裂叠加的接触面控矿作用更突出,多次
活动的构造侵入接触带两侧脉岩和碳酸盐岩均可能成为矿体;
(3)断裂破碎带、中酸性小岩体或岩脉群与强烈的围岩蚀变,三位一体是寻找大水式金矿的最
佳区域。
参考文献:
【l】卢纪英,李作华,等.秦岭板块金矿床flv日.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06-313.
C2】杜子图.吴淦国等西秦岭地区构造体系及金成磅‘构造动力学瞰】.地质出版社,1998:l一145.
320
大水金矿矿体群应力场分析
作者: 闫海卿, 马佳虹, 汤桦, 王世武, 李真善, 邹卫声, 李文军, 石强
作者单位: 闫海卿(兰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兰州 730000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
710054), 马佳虹(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 710054), 汤桦(中国地质调查局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 710054), 王世武,李真善,邹卫声,李文军,石强(甘肃省地质矿产
局第三勘查院,兰州 730050)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许德如.吴俊.肖勇.陈福雄.王力.刘朝露.王智琳 海南石碌铁矿床构造变形特征及与铁多金属成矿关系[会议论
文]-2010
2. 冉丽.刘正桃.方同辉 东天山卡拉塔格铜金多金属矿田的控矿构造特征分析[会议论文]-2010
3. 陈代演.王冠鑫.邹振西.陈郁明 新矿物——铊明矾[期刊论文]-矿物学报2001,21(3)
4. 袁万明.李红阳.邓军.郇伟静.YUAN WanMing.LI HongYang.DENG Jun.HUAN WeiJing 玛曲格尔珂金矿田旋涡状构
造及其控矿作用[期刊论文]-岩石学报2010,26(6)
5. 徐高中.李卫红.李保侠.贾恒.龚斌利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断褶带式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矿化特征及成矿模
式[会议论文]-2010
6. 蔡建新 《海南岛石碌铁矿成矿模式与找矿预测》-调研评述[会议论文]-2010
7. 何为.李大明.郑德文.万景林.许英霞.HE Wei.LI Da-ming.ZHENG De-wen.WAN Jing-lin.XU Ying-xia 东天山地
区风化矿物黄钾铁矾的K-Ar测年及其环境意义[期刊论文]-地震地质2009,31(3)
8. 刘瑞珣.吕古贤.刘德良.张臣 有限应变测量的关键原理--摩尔圆[会议论文]-2010
9. 吕古贤.宋明春.李宏奎.崔书学.郭涛.胡宝群 胶东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