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基础达标训练:第24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Word版含解析.doc
考纲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2012·海南单科)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传统思想,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的是“好礼”“好义”“好信”,并没有反映“民本”和法治,故A项和C项错误。材料内容并未涉及“礼治”,故无法体现“礼治为先”,D项错误。礼、义、信都是仁政思想的体现,故B项正确。
答案:B
2.(2012·山东文综)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中“注重实践”“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和轻视商人与学者等信息可知,该学派否定贵族政治,主张法治,重农抑商,注重实践。结合所学,可知该学派应为法家,故D项正确。材料中对商人和学者的认识不符合战国儒家学派的观点,排除A项;战国时的道家抱有“逍遥”的人生态度,材料中对“贵族”的认识不符合该学派的观点,排除B项;墨家主张非攻、尚贤、节俭,材料内容均不能体现该学派的观点,排除C项。故选D项。
答案:D
3.(2011·福建文综)《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唐律疏议》认为,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就像“昏晓阳秋”那样“相须而成”,故选D项。
答案:D
4.(2011·上海单科)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明天理,灭人欲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道家、法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道家主张清净寡欲的个人修养,法家主张做事要坚持原则,儒家则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原则,故选B项。
答案:B
5.(2013·江苏单科)(节选)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 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 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对伦理道德的影响。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回答;第二小问注意“政治主张”这一设问角度。第(2)问分句概括归纳材料作答,注意言简意赅。
答案:(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
考纲考点二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6.(2013·福建文综)《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解析:B、C两项均只讲一方面,不足以全面概括董仲舒的治国理念;D项“均贫富”的主张属于农民阶级思想,而董仲舒是地主阶级的代表;由“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可知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为A项。
答案:A
7.(2013·重庆文综)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由题干材料中该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神学依据可知,该学者是西汉的董仲舒,C项正确。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A、B、D三项均与题干所示思想特点不符。本题选C项。
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真题检测训练:《世界古代史》一.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真题检测训练:《世界古代史》三.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真题检测训练:《世界古代史》二.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真题检测训练:《世界近、现代政治》5.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真题检测训练:《世界近、现代政治》6.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真题检测训练:《世界近、现代政治》一.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真题检测训练:《世界近、现代政治》三.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真题检测训练:《世界近、现代政治》二.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真题检测训练:《世界近、现代经济》10.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真题检测训练:《世界近、现代经济》7.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基础达标训练:第26讲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中国的古代艺术及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基础达标训练:第27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基础达标训练:第28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基础达标训练:第29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基础达标训练: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基础达标训练:第30讲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基础达标训练: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基础达标训练:第3讲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伟大的抗日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基础达标训练:第4讲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基础达标训练:第5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
最近下载
-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00284.pdf VIP
- 新高一,第一次月考反思总结-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22-23年九上《道德与法治》期中试卷.pdf VIP
- 国开(SC)-安全原理-第4次形考作业-学习资料.docx VIP
-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GB14886-2016.docx VIP
-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VIP
- 六年级语文质量分析语文工作总结PPT.pptx
- 2025至2030中国增塑剂(塑化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智能学习环境构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民营经济促进法与案例讲座课件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