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学教育贵在赏识.pdf
15 2 Vol.15, No.2
2006 5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May, 2006
1 2
1 221116 2 273165
教学具有教育性,数学而言的“ 识” 是指分析鉴别知识经融会贯通而获致个人见解的能力,包括预见力、判断力、
鉴赏力、洞察力、看问题的能力、提问题的能力.尚识要兼顾“ 才、学、识” 3 者的关系,遵循识的生长的3 个阶段,引导
和培育学生的识.
数学教育;识;预见力;判断力;鉴赏力;洞察力;看问题的能力;提问题的能力
G421 A 1004–9894200602–0025–04
数学教育问题归根到底是如何以数学育人的问题,它不 个人获得见解的能力.
是一般意义上的育人而是以数学作为载体的育人,数学教育 2.1
同其它学科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育人的载体不同,数学这一 在古代,诸葛亮在考察一个人时认为“ 咨之以计谋,而
载体从教育的角度看,它充满着原创者的卓越的见识,学生 [1]
观其识” .唐朝刘知己对历史学家的分析认为“ 史有三长:
离开学校后所学过的知识可能会忘记,但获得的见识会受益 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才少.夫有学无才,犹愚贾操
终身. 金,不能殖货;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楩柟斧金,弗能成
1 室” [2] .并认为作史三长:才、学、识,缺一不可,而识最
为先.什么是“ 才、学、识” 呢?在这里,“ 学” 指材料与
根据单墫教授的一次调查,首先让一些初一年级的学生 工具,“ 才” 指材料的剪裁能力,“ 识” 就是见识,史学之识
计算(n +1)2 −n2 ,被调查的学生,无论是通过“ 平方差公 即“ 鉴别论断是非之见”.明朝冯梦龙在其《智囊》中谈到
式” 计算,还是通过“ 和的平方公式” 计算,都很容易算出 他的为官之道,认为“ 平日不糊涂,是识;遇大事不糊涂,
2n +1这个结果.从计算的技术方面看没有任何问题,但当 是断”,明朝冯应明在其《菜根谭》中把识看作一种智慧,
追问学生对此题的意义有何看法时,几乎没有学生认识到这 认为“ 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斩魔的慧剑,两者缺
一特殊结果所暗示的崇高而普遍的意义,即“ 每个奇数都可 一不可”、“ 奇人乏识,独行无恒”.到了清朝,诗人袁枚把
以表示成两个整数的平方差”.这一意义的发现就是对此题 才、学、识之间的关系做了系统的总结.认为“ 学如弓弩,
的一个“ 识”,即,一般人所想不到的看法,但是当有人把 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 [3] .把渊博的知识学问比
它说出来以后,这种看法会让人拍案击节,并感叹为什么自 喻成强弓硬弩,把才华比作搭在弓弩上的利箭——只有弓弩
己事先没有想到.后来,在骨干教师培训班和大四学生中做 强劲,箭才能射得远,只有箭头锋利,才能杀伤猎物.但只
了进一步测试,结果如出一辙,几乎没有学生给出富有价值 有在卓然的见识(高超的射术)引导下,箭才可能命中目
的见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分析认为,原因大致有 标.这种对学问、才华和见识3 者之间的关系的比喻,形象
3 个方面:一是学生缺乏求“ 识” 欲,即求“ 识” 的意识和 而准确.袁枚对“ 识” 的内涵进一步解释为“ 善学邯郸,莫
欲望.仅仅满足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