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l-Mg系自生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pdf
第36卷 第3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b1.36.No.3
2007年 3月 RAREMETALNL气TERL~LSANDENGn娓ERING March2007
张文兴,柴东朗,郗雨林,周敬恩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摘 要: 为解决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外加增强体与基体间异质界面对材料性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粉末冶金
技术的原位复合新工艺,并制备出自生金属间化合物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原位生成的金属间化合
物纤维均匀分布在基体中,并平行于材料制备时的挤出方向;原位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明显,屈服强度比外加复合材
料和基体分别齑盘28%和95.7%,断裂强度则相应提高了20.6%和88.5%;原位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主要是基体和增强
体间界面结否良好,既能发挥基体的塑韧性,又能有效发挥自生增强体的强度优势,材料的断裂机制为自生纤维脆性
断裂莉劈裂。本研究同时表明,此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效率高,容易实现产业化。
关键词:自生纤维;原位复合工艺;金属基复合材料;粉末冶金
中图法分类号:TB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85x(2007)03-0521一04
料粉末来制备自生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以解决定向
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由于综合了金属优良的
韧性与塑性和陶瓷的强度与模量而备受关注[1~5】。但 凝固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是,由于陶瓷增强相一般是外加的(ex—situ),与金属基
1 试验方法
体之间巨大的物理、化学相容性差异所带来的异质界
面,往往导致复合材料的塑韧性急剧下降,甚至强度 选用市售的纯铝粉和纯镁粉作为原料,经过烘干
受损【3】,成为阻碍复合材料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 处理后,按照9:1的质量比称粉、混料、冷压成直径
为妒30mm的圆坯,最后在自制的热挤压炉内热压、
此,原位合成(in.situ)增强体技术成为材料工作者的研
究热点,并已开发出放热弥散法、高温自蔓延法、直 热挤成棒状试样,试棒直接在空气中冷却,热压和热
接氧化法等多种颗粒增强原位复合工艺【4,5];但由于非
颗粒增强相在制备工艺中难以实现,目前只有共晶自 的增强效果,按照上述工艺分别制备纯铝和外加Sic。
生复合工艺的报道【6弼】。 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该工艺属于一种定向凝固技术,即在共晶合金单 自生复合材料(in.situMMCs)的组织形态和分布
向凝固时,通过控制固液界面前沿液相侧的温度梯度、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成分利用x射线衍射确定。
固液界面的推进速度以及合金成分,使固液界面以平界 纤维及基体的显微硬度用MH一5型显微硬度计测量,
载荷取20 s。拉伸性能测试则在
面形式向前推进而获得自生复合材料。此类复合材料有 g,加压时间选10
许多明显的优点,如优良的高温性能,包括弯曲强度、 Instron.1195电子拉伸试验机上进行。
屈服特性等,而且几种材料已进行过发动机试车,但至
2试验结果
今还没有一种共晶复合材料得到商业应用,其主要原因
2.1 In—situ
在于:(1)相组元尺度太大,形态及分散均匀性差;(2) MMCs的显微组织和成分
两相体积比局限于平衡凝固的共晶点附近很小的范围 利用粉末冶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FC泡沫镍沉积Pt、Pd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pdf
- AFC设备在运营筹备期的若干问题探讨.pdf
- Ag0.8PbmSbTem+2热电材料的快速热压法制备及性能表征.pdf
- Ag2V4O11纳米线的制备及光吸收性能研究.pdf
- AgBiOX (X=Cl,Br,I)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pdf
- AgBr纳米管钛酸复合材料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pdf
- AgC包覆对Li[Li0.2Mn0.54Ni0.13Co0.13]O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pdf
- AGET-ATRP法制备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pdf
- AgMo电触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pdf
- AgPbmSbTem+2纳米粉末的水热合成、表征及无压烧结.pdf
- Al-Mn合金镀层的制备与性能.pdf
- Al-Mn柱撑蒙脱石的制备和微结构变化研究.pdf
- Al-Ni-Y三元共晶合金定向凝固组织定量分析.pdf
- Al-Ni2PSBA-15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加氢脱硫催化性能.pdf
- Al-SBA-15介孔分子筛的制备及应用进展.pdf
- Al-SBA-15制备方法对Al-SBA-15USY复合分子筛加氢裂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pdf
- Al-Ti 液固界面的组织结构演变.pdf
- Al-Ti-B中间合金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pdf
- Al-Zn-Mg-Cu-Sc合金的退火再结晶机制研究.pdf
- Al-Zn-Mg-Cu-Zr-0.5Er合金在铸态和均匀化条件下的组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