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发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发现》.ppt

* * 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同学们知道这是对谁的评价吗? 闻一多 发 现 闻 一 多 作者简介: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有诗集《红烛》(1923.09)、《死水》(1928.01),他提出了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1946年7月,因在悼念李公朴大会上怒斥国民党的罪行,发表《最后一次讲演》而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这是闻一多的爱国宣言,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的爱国诗篇《发现》。 《发现》是闻一多回国后写的第一首诗,它既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心,也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怒。 文本研习 发 现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一个热爱自己祖国的诗人,在海外受的侮辱越重,对祖国的怀念和希望也就越深切。……但到希望变成事实的时候,他却坠入了一个可怕的深渊。他在美国所想象的美丽祖国的形象,破灭了!他赖以支持自己的一根伟大支柱,倾折了!他所看到的和他所希望看到的恰恰相反。他得到的不是温暖,而是一片黑暗,残破的凄凉。他痛苦,他悲伤,他忿慨,他高歌当哭……”。 “其实,在美国的时候,他何尝不知道自己亲爱伟大的祖国被军阀们弄得破碎不堪?他对于天灾人祸交加的祖国情况又何尝不清楚?然而彼时彼地的心情使得我们赤诚的诗人把他所热爱的祖国美化了、神圣化了。诗人从自己创造的形象里取得温暖与力量,当现实打破了他的梦想,失望悲痛的情感就化成了感人的诗篇──《发现》。” ——臧克家 《闻一多的〈发现〉和〈一句话〉》 写 作 背 景 1.接下来,诗人有没有用具体的细节正面描述他踏上国土所见到的黑暗现实? 2.文中那些语言或字眼体现了祖国当时的黑暗现实? 3,面对“噩梦”,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沉痛的感情的? 4.诗人的“问青天”“逼迫八方的风”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作用? 5.既然作者开头说“这不是我的中华”,那么他所期待的祖国到底在哪里? 6.文题为“发现”,诗人到底发现了什么? 7,难道作者的发现仅是祖国的沉沦吗? 1.接下来,诗人有没有用具体的细节正面描述他踏上国土所见到的黑暗现实? 没有。 2.文中那些语言或字眼体现了祖国当时的黑暗现实? 噩梦、挂着悬崖。 3,面对“噩梦”,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沉痛的感情的? 用两组“我来了”的排比和几个贴切的比喻来抒发自己深沉的爱,以及沉痛失望的心情。把与祖国的会面比作是一场“噩梦”,噩梦是可怕的,而挂在“悬崖”上的“噩梦”,则使人感到绝望和恐怖。接着他问“哪里是你?”然后确认“那不是你”。期望愈高,失望也愈重。但是诗人仍不甘心,仍要“追问”,问青天,问风,问大地…… 4.诗人的“问青天”“逼迫八方的风”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作用? 这种追问是无果的,只能使诗人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中去了 5.既然作者开头说“这不是我的中华”,那么他所期待的祖国到底在哪里? 直到“呕出一颗心来”,才知道祖国是在“我的心里”。 6.文题为“发现”,诗人到底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你在我心里”。 难道作者的发现仅是祖国的沉沦吗? 明确:诗人没有因失望而沉沦,相反却又在失望和愤懑中升腾起一种对祖国的执着和忠贞的爱。“你在我心里”这个结尾,石破天惊,出乎意外而又合乎情理,它既揭示了悬念,指出这才是真正的“发现”,又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爱之深切、爱之永恒。所以,朱自清曾说过闻一多“是个爱国诗人,而且几乎可以说是惟一的爱国诗人”。 总结诗歌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直抒胸臆,作者把从国外回来后的真实感受用火山爆发一样的激情在诗中喷发出来,感情炽烈而真诚,虽然诗中也有叙事成分,但主要是直接抒情,以强烈的情感打动读者。 拓展阅读 ( 阅读鉴赏《死水》) 死 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 小珠们/笑声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