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二零一六年第5期-广东卫生.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卫生二零一六年第5期-广东卫生.doc

广东卫生 半月刊 第5期(总第59期) 3月1日出版 编辑部地址: 广州市先烈南路17号 邮政编码:510060 编辑部电话: (020传真:(020网址: HTTP://WWW.GDWS.CN 电子邮箱 : K100@K100.CN 责任编辑:吴圣明 甘远洪 傅铁笔 张一愚 黄巧萍 陈广泰 谢裕华 目  录 特 稿 理想、责任、能力、形象 ——王玲同志学习体会 …………………………………… 2 文 件 关于切实加强流感和人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 的紧急通知 ………………………………………………… 7 关于成立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委员会 的通知 ……………………………………………………… 9 关于印发广东省卫生部门红火蚁伤人防治应急预案 的通知 ……………………………………………………… 15 关于印发2005年广东省卫生应急工作要点的通知 …… 19 2月份文件名录(上) ……………………………………… 25 动 态 落实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做好春季主要传染病 防治工作 …………………………………………………… 21 驻扎农村 深入调研 捷报连连 …………………………… 22 大事记 2月份卫生工作大事记(下) …………………………… 25 编者按:王玲同志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共产党员。她行医30多年如一日,视病人如亲人,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无私奉献的爱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凝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展示了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王玲主任以《理想、责任、能力、形象》为题,撰写了学习体会。这篇学习体会内涵深刻,感情真挚,朴实无华,发人深思。现刊发给大家,供在学习活动中参考。 理想、责任、能力、形象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 王玲 理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诠释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跟空想、幻想不同)”;钟南山院士的解释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要达到的目标”。我认为无论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或是“个人在生活中要达到的目标”都与一个人的人生观或世界观有关。每一个人,由于其所处环境、所受教育、文化修养、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不同,更主要的是由于对人生态度的不同,因而就有各自不同的理想。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一个布尔什维克、真正的共产党员说过:“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命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战胜自己生命历程中的一切悲剧和不幸,双目失明、全身瘫痪、遍体疼痛等,写出了鼓舞一代人的长篇巨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记得1968年刚入伍在广州军区第165医院当护理员时,需要干一些以前在家时从来没有干过的工作,如打扫厕所、给病人挑开水、送饭等等。当时虽然各项工作都不甘示弱,重活、脏活也抢着干,但不时会感到前途暗淡,因而情绪低落。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那时给了我深刻的启迪和教益。对于他来说,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活着的每一天都意味着要和巨大的痛苦作斗争。他痛苦过,他思索着怎样才能不辜负生活,用什么来充实这个生活呢?光是吃喝和呼吸吗?只做一个无用的生活的旁观者吗?他曾想到过自杀,但他最终战胜了自己。 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瘫痪的十年里,人们每天看到的是他脸上发自内心的幸福和欢乐的微笑,因为他不是为了可怜的自我而活着,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融入了社会的大潮中!他在回忆录中说:“……我渴望生活,甚至到了狂热的程度。我有多少力量,就要献出多少,不留一点一滴,直到我精疲力竭为止!只要我能摆脱九年多的瘫痪生活,我就要成为一个终日忙碌的人。在我没有用尽全力之前,我是不会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的!”与奥斯特洛夫斯基相比,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为什么就不能向他那样保持着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而要无病呻吟呢?我欣赏他的坚毅,以及他那种认为个人的事情丝毫不能与集体的事业相比的革命者的典型。 “文革”以来,有些年轻人对“毛泽东时代”的所谓“说教”,所谓先进人物(劳模)有些嗤之以鼻,推崇“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记得有位年轻人说过:“社会达尔文主义给了我深刻的启示:人毕竟都是人哪!谁也逃不脱它本身的规律。在利害攸关的时刻,谁都是按照人的本能进行选择,没有一个真正虔诚地服从那平日挂在嘴头上的崇高的道德和信念。”对于这种虚无主义看法,我确实不敢苟同。我常想,当光阴匆匆流逝而这些完全为自己而活着的人碌碌无为的时候,当某种情景触发他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一个严肃的问题一定会象法官那样出现在自己面前: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且不说董存瑞、黄继光、

文档评论(0)

wfk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