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科护理学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doc
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1、小儿胃容量小,新生儿胃容量30~60ml,1~3个月时90~150ml,1岁时250~300ml,哺乳不久幽门开放,胃内容物逐渐流入十二指肠,故实际哺乳量常超过上述胃容量,喂食要采用少量多餐。
2、胃排空时间因食物种类不同而异:一般水为1.5~2小时,母乳2~3小时,牛乳3~4小时。脂肪、蛋白质及高渗液可使胃排空时间延长。
3、健康小儿粪便:
①胎粪:新生儿生后12小时内开始排便,最初排出的大便称为胎粪,为深墨绿色、黏稠、无臭味,总量为100~200g。②母乳喂养儿粪便:粪便为金黄色,多为均匀糊状,偶有细小乳凝块,有酸味,不臭,每日2~4次。③牛、羊乳喂养儿粪便:呈淡黄色,较干厚,多成形,含乳凝块较多、较大,呈碱性或中性,量多,较臭,每日1~2次,易发生便秘。
4、口炎:
1)概念:是指口腔黏膜由于各种感染引起的炎症,临床特点是口腔黏膜破损合并感染,患儿出现疼痛、流涎及发热。可见由病毒、细菌、真菌或螺旋体引起,目前细菌感染性口炎相对少见,病毒及真菌感染所致的口炎多见。
2)病因:口炎的发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①内在因素:婴幼儿时期口腔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小婴儿唾液分泌少,口腔黏膜干燥,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
②外在因素:食具、奶瓶和奶嘴消毒不严;不注意口腔卫生;不适当擦拭口腔,或食物、饮料过烫,外伤,创伤等造成口腔局部黏膜损伤和感染;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可引起口炎的发生。
③常见病原体: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使用污染的奶具或新生儿出生时经产道均可导致感染。
疱疹性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
溃疡性口炎:主要是由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3)处理原则:
①保持口腔清洁 重视口腔卫生,勤喝水,做好奶瓶及奶嘴的清洁消毒工作。
②局部用药:
鹅口疮: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局部涂抹10万~20万U/ml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液,每日2~3次。也可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
疱疹性口炎:每天用1%~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局部后,可涂碘甘油(疱疹净)抑制病毒,也可喷洒西瓜霜、锡类散等。
溃疡性口炎:每天用1%~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局部后,涂抹有效抗生素。
③对症处理 发热时可用退热剂,有继发感染是可用抗生素
④适当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以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5、小儿腹泻
①分类:
病因分类: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
病程分类:连续病程在2周以内为急性腹泻;病程为2周~2个月为迁延性腹泻;病程2个月以上为慢性腹泻。
病情分类:可分为轻型腹泻和重型腹泻。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
②身体评估:
轻型腹泻:患儿食欲不振,偶有恶心或呕吐;一天大便可达10次左右,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水分多时呈“蛋花汤样”,可混有少量黏液。
重型腹泻对患儿的危害:
患儿食欲低下,常伴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样液体。
腹泻次数明显增多,每日10次以上至数十次;大便呈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汤样,量多,可有黏少量液,有腥臭味。
全身中毒症状:高热烦躁,嗜睡甚至昏迷。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症状:
脱水;代谢性酸中毒;造成腹泻患儿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是脱水和酸中毒。
低钾血症:主要表现为神经肌肉兴奋性减低,患儿精神萎靡、躯干和四肢无力等。
低钙、低镁血症:出现手足抽搐、惊厥等。
③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腹泻的临床特点:
轮状病毒肠炎:又称秋季腹泻,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起病急,早期出现呕吐,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发热,体温常在38~40℃,起病1~2天后,大便次数多、量多,呈黄色或淡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几天后呕吐渐停,腹泻减轻,3~8天自然恢复,自愈性疾病。口服补液盐。
大肠杆菌肠炎: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和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大便呈蛋花汤样或水样,混有黏液;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可排除痢疾样黏液脓血便,可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休克;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开始为黄色水便,后转为血水便,有特殊臭味,伴腹痛。
真菌性肠炎:多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多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稀黄、泡沫较多,带黏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四季均可发,一般继发于使用大量抗生素后。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不同程度中毒症状、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甚至发生休克。典型大便为暗绿色,量多带黏液,少数为血便。
④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细菌感染,降低提示为病毒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多属寄生虫或过敏性病变。
⑤腹泻护理措施:
(1)腹泻中调整饮食护理方法: 经常考,问答题
1)首先禁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2)对于严重呕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