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特殊地质条件勘察和评价.doc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篇特殊地质条件勘察和评价.doc

第一章 岩溶和土洞 岩溶(又称喀斯特)是可溶性岩石在水的溶蚀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地质作用、形态和现象的总称。可溶性岩石包括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等)、硫酸盐类岩石(石膏、芒硝等)和卤素类岩石(岩盐等)。在我国各类可溶性岩石中,碳酸盐类岩石的分布范围占有绝对优势,本章主要叙述碳酸盐类岩石中的岩溶问题。 第一节 岩溶发育的条件和规律 一、岩溶发育的条件 (一)具有可溶性的岩层; (二)具有有溶解能力(含CO2)和足够流量的水; (三)具有地表水下渗、地下水流动的途径。 二、岩溶发育的规律 (一)岩溶与岩性的关系 岩石成分、成层条件和组织结构等直接影响岩溶的发育程度和速度。一般地说,硫酸盐类和卤素类岩层岩容发展速度较快;碳酸盐类岩层则发育速度较慢。质纯层厚的岩层,岩溶发育强烈,且形态齐全,规模较大;含泥质或其他杂质的岩层,岩溶发育较弱。结晶颗粒粗大的岩石岩溶较为发育;结晶颗粒细小的岩石,岩溶发育较弱。 (二)岩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1.节理裂隙:裂隙的发育程度和延伸方向通常决定了岩溶的发育程度和发展方向。在节理裂隙的交叉处或密集带,岩溶最易发育。 2.断层:沿断裂带是岩溶显著发育地段,常分布有漏斗、竖井、落水洞及溶洞、暗河等。往往在正断层处岩溶较发育,逆断层处岩溶发育较弱。 3.褶皱:褶皱轴部一般岩溶较发育。在单斜地层中,岩溶一般顺层面发育。在不对称褶曲中,陡的一翼岩溶相比较缓的一翼发育。 4.岩层产状:倾斜或陡倾斜的岩层,一般岩溶发育较强烈;水平或缓倾斜的岩层,当上覆或下伏非可溶性岩层时,岩溶发育较弱。 5.可溶性岩与非可溶性岩接触带或不整合面岩溶往往发育。 (三)岩溶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 地壳强烈上升地区,岩溶以垂直方向发育为主;地壳相对稳定地区,岩溶以水平方向发育为主;地壳下降地区,既有水平发育又有垂直发育,岩溶发育较为复杂。 (四)岩溶与地形的关系 地形陡峻、岩石裸露的斜坡上,岩溶多呈溶沟、溶槽、石芽等地表形态;地形平缓地带,岩溶多以漏斗、竖井、落水洞、塌陷洼地、溶洞等形态为主。 (五)地表水体同岩层产状关系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水体与层面反向或斜交时,岩溶易于发育;水体与层面顺向时,岩溶不易发育。 (六)岩溶与气候的关系 在大气降水丰富、气候潮湿地区,地下水能经常得到补给,水的来源充沛,岩溶易发育 (七)岩溶发育的带状性和成层性 岩石的岩性、裂隙、断层和接触面等一般都有方向性,造成了岩溶发育的带状性;可溶性岩层与非可溶性岩层互层、地壳强烈的升降运动、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等则往往造成岩溶分布的成层性。 第二节 岩溶勘察 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岩溶时,应进行岩溶勘察。 一、各勘察阶段的要求 各勘察阶段的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可行性研究勘察 应查明岩溶洞隙的发育条件,并对其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作出判断。 (二)初步勘察 应查明岩溶洞隙的分布、发育程度和发育规律,并按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分区。 (三)详细勘察 应查明拟建工程范围及有影响地段的各种岩溶洞隙的位置、规模、埋深,岩溶堆填物的性状和地下水特性,对地基基础的设计和岩溶的治理提出建议。 (四)施工勘察 应针对某一地段或尚待查明的专门问题进行补充勘察。当采用大直径嵌岩桩时,尚应进行专门的桩基勘察。 二、岩溶勘察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岩溶勘察宜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和勘探取样等多种手段结合的方法进行。 (一)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除应满足现行规范、规程的一般要求外,应重点调查下列问题: 1.岩溶洞隙的类型、形态、分布和发育规律。岩溶洞隙类型一般可分为: (1)地表岩溶地貌:包括石芽、溶沟、溶槽、漏斗、竖井、落水洞、溶蚀洼地、溶蚀谷地、孤峰和峰林等; (2)地下岩溶地貌:主要为溶洞和地下暗河, 2.岩面起伏、形态和覆盖层厚度。 3.地下水赋存条件、水位变化和运动规律。 4.岩溶发育与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的关系。 (1)地貌:岩溶发育与所处地貌部位、地貌发展史、水文网、相对高程的关系; (2)地质构造:地质构造部位,断裂带的位置、规模、性质,主要节理裂隙的延伸方向,新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3)地层岩性:可溶性岩层和非可溶性岩层的分布和接触关系,可溶性岩层的成分、结构和溶解性,第四纪土层的成因类型和分布等; (4)岩溶地下水的埋藏、补给、径流和排泄情况,水位动态变化及水力连通情况,场地受岩溶地下水淹没的可能性。 5.当地治理岩溶的经验。 (二)地球物理勘探 1.工作特点 地球物理勘探多用于可行性研究和初步勘察阶段。使用时应注意其适用条件,不宜以未加验证的物探成果直接作为施工图设计和地基处理的依据。应尽量采取多种方法相互印证、综合判释。 2.工作量布置 物探测线、测点宜按先面后点、先疏后密、先地面后地下、先控制后一般的原则布置实施。测线一般应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