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古今字义 阅读中医文献.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中医药

认识古今字义 阅读中医 ★ 金丽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系 福州 350108) 关键词:古今字义;中医文献;阅读 中图分类号:R一092 文献标识码:A 中医药文献是中医学这一伟大宝库的重要内 容,亟需下大气力去挖掘。如何阅读中医古籍,概应 由字词、章句始。无论为何种 目的而读书,均须具备 一 定的文、史、哲等知识。具有起码的 “小学”素养, 这是阅读的前提条件。 本文从认识字义方面,综述各名家关于中医药 文献阅读之论。 明 ·缪希雍云:“字者,文之始也,不识字义,宁 解文理?”(《本草经疏 ·祝医五则》)汉字在漫长的 发展过程中,形、音、义都产生了一些差异。中医文 近异其文,如借 “闻”为 “问”,借 “纶”为 “论”。 献中,文字现象大概有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讳 朱骏声在 《说文通训定声 ·自叙》中云:“不知 字、古简繁字、俗字、书刊匠字、讹字等几种,下面分 假借者,不可与读古书;不明古音者,不足以识假 述之。 借”,此语乃千古不刊之论。中医医籍亦如此。长 1 古今字 沙马王堆出土之 《足臂十一脉灸经》通假字如:膝外 清代段玉裁云:“凡读经传者,不可不知古今 兼(廉);肩薄(蒋);目外渍(眦);久(灸)少阳(括号 字”。(《说文解字注》)汉字的发展趋势,形体结构 内为通假字)。 《黄帝内经》内容涵盖先秦、汉代,乃 是由独体趋向合体,字义是由博返约的。古今字在 至魏晋时代古文献,通假字颇多,如:“能夏不能冬, 中医古籍中并不算少,须注意产生歧义。如: 能冬不能夏”(《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句中“能” “目遗视亵 ,则气先死……”(《马王堆汉墓出土 通 “耐”字。而同篇中 “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 医书 ·阴阳脉死候》)“衮”乃 “斜”之古字。与一般 也”句中 “能”通 “态”字。又:“其为肿者,复而兑 古今字不同,形体差别较大。又:“风瘃肤胀”(《灵 之”(《甲乙经 ·经筋》),“兑”乃 “锐”之通假,“兑”若 枢 ·四时气》),“水”乃 “瘃”之古字。马莳注:“瘰即 以今义兑现的兑释之,则大错特错。此句意为:刺后 水,以水为病,故加以疾之首。知此,则不耽于句义 其肿不消,当用锐针再刺之。这样才文从理顺。 的研究。 又:古医书中,果仁的 “仁”,时作 “人”,“人”乃 2 通假宇 “仁”之通假。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果 仁‘’字, “凡读书,必先识字”。古书用字,假借为多, 自宋以前本草方书诗歌记载,无不作 人‘’字。”知古 “壶”之为 “瓠”,“甲”之为 “狎”,所在皆是。 医书有此通借例,可不误为讹字。 清代严章福在 《经典通用考 ·自序》中云:“本 3 异体字 无其字谓之假借,本无其字而后有字者,亦不得谓非 异体字为同音、同义,而形体不同的字,也就是 · 19 · JIANGXI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一 字多形,阅读古籍不可不加注意。如:胍——脉、 5.2 古繁体字 古代繁体字也据时代早晚而有所 酢——醋、臀——璧。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 不同,此指常见于某些古医书版刻中的。如:清 · 《阴阳脉死候》中异体字,如:埘——腐、唇——唇。 邹润安 《本经疏证》书中:人参的参字作—— 荧、麦 又:“瘥”(《太素》)、“痒”(《五十二病方》)、“痒” 门冬的门字作—— 门募 、泽泻的泻字作——蓠,款 (《治百病方》)为古代字形,现今作 “癃”。 《太素 · 冬花的款字作——款 、大戟之戟字作戟等均是。 调食》:“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瘙。”杨上善注: 又:清

文档评论(0)

fengbing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