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10年12月 第32卷 第6期
JournalofOilandGasTechnology(J.JPI) Dec.2010 Vo1.32 No.6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 田P246井区地质认识
及建产有利区预测
马春林,王轶平,余永进 ,马镇宇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甘肃庆城7451oo)
[摘要]2009年对马岭油田P246井 区进行 了重点评价 ,同时进行规模建产 。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为三
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 ,储层物性整体较差,非均质性较强。依据试采井 的生产情况,并结合现有
勘探成果,分析认为 P83井 以北地 区是下步滚动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域。
[关键词]马岭油田;长 8 砂组 ;P246井 区;有利区域
[中图分类号]TEl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52 (2010)06—0376—03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大规模的石油勘探已进行了 3O多年 。生产实践表 明,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
洲砂岩沉积发育,为油气富集提供 了有利条件。研究区位于陕北斜坡西南部 ,总体属西南沉积体系,三
叠纪时受西南物源控制 ,形成了一套以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的沉积物嘲 ,其中水下分流河
道和河 口坝为有利的储集相带。
1 沉积及砂体展布特征
根据该区沉积特征 、单井相分析及其相标志分析,认为马岭油 田长 8砂组 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
相为主 ,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 、河 口坝 、水下天然堤 、席状砂和分流间湾沉积微相 ,其中
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河 口坝微相为主,基本上呈南西一北东 向展布。水下分流河道平面上呈 网状或枝状展
布 ,顺河道方 向砂体连续性好。水下分流河道规模大 ,分布稳定 ,宽度约 4~20km。长 8砂组砂体的
发育程度完全受控于沉积相的展布[3]。P246井区长 8砂组属于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 [4],是
西峰油 田主体带 的延伸部分。砂体 以南西一北 东 向呈条带状分布 ,其主体带 宽 7~ 13km,平均厚度
17.0m。砂岩主体带在 P288井~P246井~P83井~P505井~P101井一线,砂岩厚度稳定 ,向两侧减
薄至尖灭 。
2 储层特征
2.1 储层 的岩矿特征
2.1.1 碎屑成分
根据岩石薄片镜下鉴定分析资料 ,P246井区长 8砂组储层岩性主要为黑色、灰黑色细一中粒岩屑
长石砂岩 ,石英平均含量 31.0 ,岩屑平均含量 28.0 ,长石平均含量 31.0 。颗粒分选中等 ,粒径
一 般 0.1~O.5mm,最大可达 0.8ram。
2.1.2 填隙物
填隙物是影响储层物性重要因素 ,P246井 区长 8砂组储层填隙物绝对含量 12.0%,主要为铁方
[收稿 日期]2010—10—22
[作者简介]马春林 (1962一),女 ,1986年中专毕业,大专,助理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油田地质研究及有利区预测等方面的研究
工作 。
第 32卷第 6期 马春林等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P246井区地质认识及建产有利区预测 ·377 ·
解石 、绿泥石和水云母 。其中,铁方解石含量为4.0 ,绿泥石的含量为 3.0 ,水云母含量为 2.0 。
2.1.3 孔隙类型
根据薄片鉴定资料 ,P246井区储层的孔 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孑L隙、长石溶孔和岩屑溶孔 。其中粒问
孔所 占比例较高,在 50 以上 ,是主要的孔隙类型;其次是长石溶孔 ,所 占比例在 25%以上 。孔隙组
合类型主要为粒问孔一溶孑L。
2.2 储层物性
研究区长 8砂组储层物性整体较差 (表 1),平均孔 隙度为 l0.3 ,平均渗透率 1.0x10 m ,
依据石油行业标准 (SY/T 6285-1997 《油气储层评价方法》),研究 区储层为典型 的低孑L、低渗储层 。
垂向上 ,顶部砂体储集性能较好 ;平面上 ,物性较好的区域位于 P246井 区的东北方 向,孔 隙度大于
12.o ,渗透率大于 1.o×lO。tLm。。
表 1 长 8。储层物 性特 征
井号 油层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