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金石学对清代篆隶、碑学影响.pdfVIP

文字学、金石学对清代篆隶、碑学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RTPANORAMA¨2009·03li艺术理论 and andthe Seal PhilologySealCutting Qing—period 窦垦璺Q鱼固璺 andTablelnscrii)tion ScriDt 对国德鼠目。图固的影响!‘ 文/邢孟志 对古文字、金石文字在形、音、义方面 平。这是清代朴学兴盛的另一个原因,这方 隶樗的影响。清初书法大家傅山是最早提出 的训诂考证是朴学的基础内容,朴学是和宋 面的原因不像政治原因那么被动,是朴学发 疏源篆隶的第一人:“不作篆隶,虽学书三万 明理学对立发展起来的,以经说为宗,从语 展的内住动力。清代朴学的兴盛,文字学家, 六千日,终不到是处,昧所从也。”他认为 言文字训诂人手,主要从事审订文献、辨别 金石学家、书法家对文字的研究,特别是对 篆隶是文字学的源头,学书应作篆隶才不至 真伪、校勘谬误、诠释文字、典章制度,又 古文字的研究使清代书坛为之一振,是清代 于糊涂乱抹。清代著名书法家郑孝胥也认 被称为考据学。正是这种对古文字、金石文 艺术家对清代书法艺术的重要贡献。 为:“字之雅,需本乎六书,书之雅应来自 字严密的训诂考证,为清代的书法变革带来 二.文字学.金石学对清代各期篆隶书的影响 篆隶。”他还认为:“篆书为四体之本,若能 了重要影响。清代的挡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占 各代书法比较可以看出,清代朴学的发 熟习他体不求自工。”再比如:清初的郭宗 有浓重的一笔,是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 展,文字学、金石学的兴盛,使篆隶得以真 昌,他一生藏有大量金石碑版,著有《金石 重要时代,清代书法一改自晋代以来的审美 正的复兴,继而碑学蓬勃发展。纵观清代近 史》一书,他精研文字,对书法的实践也有 取向,由取法晋唐的俊美流便,改为直取秦 三百年的历史,文字学、金石学十分发达, 不小的成就。王宏曾撰评他的书法:“征君 汉的质朴雄强,这一审美取向的改变,无论 在书法领域产生巨大影响,清初以傅山、郑 分法直追汉人。”朱彝尊是清初著名文人,著 在书法理论还是在书法创作领域都引起了很 簋、朱彝尊、万经,王澍等为代表;清中期 有((金石文字跋》,把汉隶分为方整、流丽、 大的变革。这一变革首先是从秦汉篆隶书体 随着金石考据的兴盛与繁荣,涌现了一大批 奇古三种类型,他自己取法((曹全碑》,书风 的复兴开始的,而秦汉篆隶体的复兴应归功 篆隶书法家,以金农、丁敬,尹秉绶、钱大 严谨秀逸。 于清代蓬勃发展的文字学、金石学。反过 昕、翁方纲、邓石如、桂馥、洪亮吉、孙星 2.文字学,金石学对清代中期篆隶的影响 来,文字学.金石学的发展直接影响了清代 衍、黄易、张惠言等为代表;清末则以何绍 清中期,是朴学大发展的乾嘉时期,对 书法的审美取向,从而带来了书法学在清代 基、赵之谦、黄土陵、杨沂孙等为代表。清代 金石碑版的考证使得书法家们必须研究篆隶 的变革。 各期书法家均是文字学家、金石学家,同时 古文,才能避免书写时出现乖舛现象。文字 一。清代朴学的发展标志着文字学.金石学 文字学家、金石学家也是书法家。他们大都 学、金石学在研究时不仅以碑版文字考证经 的兴盛 在文字学,金石学领域有较深的研究,有的 史,同时金石学家们也注意到这些金石碑版 1.清代朴学发展并得以兴盛的政治原因 著述颇多。影响巨大,这无疑是清代篆隶书 的书法特点和渊源流变,并进一步临摹仿 1644年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以后,不但风复兴的肥沃土壤,同时也是碑学兴盛的必 效,亲身实践。这些文字主要是篆隶书体,因 在武力上征服汉人,在文化领域也采取了一 然原因。 此,在这方面的书法实践大大促进了篆隶书 系列的措施来遏制不利于其统治思想的发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