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合理的煎煮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材合理的煎煮方法.doc

现在好多人不知道如何煎中药,大家好多经验都是口耳相传的,有些并不合理,而合理的煎药和服药直接影响中药的疗效,我是学中医的,我认为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合理的煎煮中药。 中药也叫中草药,是指中国传统医学中用以防病治病的物质,包括天然药及其加工品。虽然名义上叫中“草”药,是以草木类药物为主,也有动物药(包括龟、鳖、羊、虎等动物身体的一部分),昆虫药(包括蚯蚓、蜈蚣、土鳖虫等),矿物药(包括各种金属)。 正是因为中药材疗效卓越,种类繁杂,每一味药材的性、状、质都不同,所以煎煮和服用的方法很独特。可以说煎煮和服用方法直接影响疗效,我们今天就来谈谈中药材合理的煎煮方法。 一、先来学几个概念:“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冲服”,“解表药”,“补益药”,.“一碗水”。 1.“先煎”就是要先打碎后煎煮20-30分钟以后再入其它药合煎到规定时间。需要先煎的药比较容易识别,它们都是些矿石及贝壳类药材,像石决明、牡蛎、磁石、龙骨等。 2.“后下”是指在其它药物煎好出锅前10分钟放入的药材。它们指那些含有芳香挥发物质的药物,久煎会损失药效,如薄荷、砂仁、蔻仁、佩兰、青蒿等,另外大黄、钩藤也宜后下。 提示:在滋补的方剂中往往会加入一些行气药,如青皮、陈皮、枳实、枳壳、砂仁、蔻仁等,我们建议这些也应该后下,煎煮10-15分钟后起锅,因为滋补药需要久煎,而这些药不耐久煎,也应该单独包装。 3.“包煎”是指某些需要装入纱布袋煎煮的药,这些药大多是粘性强、粉末状、颗粒细小或者是有绒毛的药材,如车前子、苏子、蛤粉、青黛、枇杷叶、旋覆花、蒲黄等,如不包煎服用时要滤清药液。 4.“另煎”是指一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并防止浪费,需要单独煎煮,其煎液可与其他药物的煎液合并后服用或单独服用,如野山参、高丽参、西洋参等;冬虫夏草另煎并连药材同吃,或磨粉冲服更好。 5.“冲服”是指某些特别贵重、量少的细料药可以磨成细粉,用其他药物煎好的汤药冲服,如珍珠、犀角、羚羊角、麝香、朱砂、三七、琥珀等;新鲜的中草药必要时也可以打汁冲服;天麻、鸡内金、炙甲珠研末冲服比入煎效果好。 提示: * 需要按以上五种煎煮方法处理的药材在药房包装时,药剂师应该单独包装和详细告知顾客,这是规定也是起码的行业道德。当然也有个别药剂师没有尽到告知义务或根本不单独包装,这就需要我们自己留意。俗话说,多学点没坏处。 6.“解表药”是指治疗扁桃体炎、腮腺炎、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和因此而引起的头痛、咳嗽、鼻塞、发热、怕冷、咽痛等病症的方剂。 7.“补益药”是指治疗身体因脏腑疾病造成的慢性损耗、劳倦外伤或营养不良引起的阴阳气血津液的不足而致虚的方剂。也许理解起来很困难,但补益药有个特征,就是往往包含有这么几种药——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生地、熟地、当归、枸杞、麦冬、山萸、肉苁蓉、杜仲、补骨脂等,如果看到这几种药就可以断定这张方剂有补益的作用,但不一定是单纯的补益,往往是攻补结合或通补结合的。 8.“一碗水”大概相当于半斤牛奶的量。 二、准备煎药了。 1.什么工具最合适? 首选砂锅,砂锅材质性质稳定,不宜与药物中的化学物质结合,而且受热均匀;其次是陶瓷或搪瓷器皿;不锈钢或铝锅也可以,只是所用的锅要有盖子。切记忌用铁锅和铜锅。另外准备一把长柄勺子,勺子大小依药物多少而定,因为勺子比筷子容易翻底。 用水注意一点,煎药用自来水即可,只是要用新鲜的生水,有条件就不要用热水、凉开水和久沸的水。 提示: * 头煎必须加冷水,二煎必须加热水,因为药物中的蛋白质遇冷会凝结。 先浸泡一下。这一步很重要。刚买回来的干燥的药材加水不要太多,水面高出1横指就行,这样过一段时间,水就被药物吸收了,煎药前把水补足就可以。中草药在煎煮以前必须要经过充分浸泡以利于有效成分煎出。可惜的是现在代客煎药的药房最多浸泡30分钟,甚至根本不浸泡就直接下锅了,所以我们建议如果有条件就自己煎。 提示: * 如果万一加水多了,就在头煎开锅以前盛出一些,二煎再用,开锅以后就不要这样了。 那么30分钟到底够不够?一般来说是够了,解表药只需浸泡20分钟就可以,因为解表药往往是花、茎、叶等质轻的药,比较容易吃水;补益药的浸泡时间要长一点,有人说60分钟就可以了,但实际情况看,有些块状或片状的药往往需要2个小时才能吃饱水,比如生地、熟地、麦冬、白术这些药,尤其是加工不精细,块比较大的时候更是如此。 提示: * 如果是急救药,不要泥于以上规则,直接下锅好了,救命要紧。 * “先煎”,“后下”的药物要单独浸泡,“包煎”不需要单独浸泡。 2.该放多少水? 这里有一个原则:补益药要多放水、久煎、取浓汁;其它药少放水、轻煎、多取汁。 解释一下,要在充分浸泡以后加水,补益药头煎水面高出3横指,二煎刚刚没过药物;解表药头煎加水过1指,二煎没过药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