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欧亚大陆关键区阻塞高压及其与我国冬季灾害性天气气候关系的研究
频次在冬春夏季节较多而在秋季较少;贝加尔湖地区阻塞年均频次在冬夏秋季较
多,春季较少;鄂霍茨克海年均阻高频次在冬夏季较多,而春秋季节较少;另外,
夏季欧亚大陆地区年均阻塞频次在乌拉尔山和鄂霍茨克海地区有非常明显的双
阻特征。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50-~2008年,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地区的阻
高次数和天数有明显的线性增加趋势,而鄂霍茨克海地区,阻高活动也都有线性
增加趋势,但并不显著。利用Morlet小波对影响我国天气的三个关键区的阻高
活动进行了周期性分析,显示近59年来,乌拉尔山阻高活动主要存在2a和4a
的显著性周期:贝加尔湖地区的阻高次数周期性主要体现在1970s到1980s存在
的4~5年的显著性周期,鄂霍茨克海地区主要是阻高次数在1970s中期--一1990s
中期存在6~8a的显著性周期。
Nifio
3、ENS0对于欧亚大陆三个关键地区阻高活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在El
年冬季,欧亚大陆三个关键地区阻高活动被抑制,而在LaNifia年三个地区的阻
高活动则得到加强;夏季处于发展时期的LaNifia年,ENS0活动对于鄂霍茨克
海地区的阻高活动有加强作用,相比较而言,处于发展时期的E1Nifio、处于衰
退时期的E1Nifio和LaNifia年夏季,ENS0活动对于三个关键地区阻高的影响
都不显著。
4、№气O、EA和PNA型遥相关对于欧亚大陆三个关键地区阻高活动有直接或
间接影响。冬(春)季弱NAO有利于乌拉尔山(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阻高形
成:夏秋季节NAO对三个关键地区阻高影响较小。冬季强EA不利于三个地区阻
塞的形成;在秋季,弱的EA有利于乌拉尔山到贝加尔湖西部地区阻塞高压的形
成;春夏季节,EA对于三个关键地区影响不大。弱的PNA在冬季对乌拉尔山和
贝加尔湖西部阻塞高压的形成有促进作用:秋季,强的PNA有利于乌拉尔山到贝
加尔湖西部地区阻塞高压的形成:PNA在春夏季节对三个关键地区阻塞高压的影
响不显著。
5、研究欧亚大陆三个关键地区阻塞高压对于我国冬季灾害性天气(包括寒
潮、低温雨雪冰冻,连阴雨以及冬季干旱)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阻塞高压对
寒潮天气有重要影响,超过40%的寒潮天气是由阻高过程造成的,阻塞高压长时
间维持的稳固形势以及高压北伸带来的北方冷空气对于我国寒潮天气的出现有
VI
摘要
着非常大的作用。阻塞高压的异常是造成2008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重
地区阻塞高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异常特征:(1)阻高发生日数上:乌拉尔山
和贝加尔湖阻高发生日数显著偏多,而鄂霍茨克海地区阻高日数比平均值略微偏
少; (2)阻高强度上: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强度偏强,贝加尔湖和鄂霍茨克海
地区阻塞高压的强度则偏弱;(3)阻高发生位置上:乌拉尔山地区最大Pv-口指
数发生位置偏东,而贝加尔湖地区最大PV-8指数发生位置偏西,这种位置的配
置说明此次灾害天气过程期间欧亚大陆关键地区阻塞高压在位置上很集中。对1
月10日.2月2日南方连阴雨有作用的阻塞高压主要集中在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
西部地区,阻高对于连阴雨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长时间维持使得分裂出的小
槽活动偏多造成冷空气活动频繁,以及强大阻塞高压的维持使得冷空气不断南下
补给。分析了阻塞高压对我国冬季干旱所起到的作用,发现在处于干旱事件的冬
季,乌拉尔山西部地区容易有阻塞高压的产生;而在没有干旱事件发生的冬季,
贝加尔湖地区容易有阻塞高压的产生。统计发现,关键地区阻高与冬季干旱的发
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同时也说明影响我国冬季干旱因素很复杂,大气、
海洋、青藏高原大地形等因素可能会共同影响我国冬季灾害性干旱气候事件的发
生。
关键词:阻塞高压:指数对比;ENSO:遥相关型;寒潮;低温雨雪冰冻;连阴
雨:冬季干旱
Ⅶ
Abstmct
Abstract
1 have muchattentionfrom
Sin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