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pdf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快速增长。初步分析,我们认为前沿技术进步背后有四大驱动力:行业竞争是前沿 技术进步的外部压力;全球化与外商直接投资是前沿技术进步的源泉;所有制结构 的变化是前沿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良好的经济大环境为前沿技术进步提供了必要 前提条件。 (3 )相对前沿技术效率的行业平均水平低,企业间的技术效率水平差距逐渐拉 大是生产率提高的最大障碍。1996-2002 年相对前沿的技术效率下降,使得全要素生 产率的下降平均为 7.1 个百分点。1996-2002 年 37 个工业行业相对前沿的技术效率的 加权平均只有 31%水平,而且逐年呈下降的趋势。企业间技术效率差距的扩大导致 行业整体生产率下降:1996 年下降 6.4 个百分点、1997 年下降 6.5 个百分点、1998 年下降 6.6 个百分点、1999 年下降 6.7 个百分点、2000 年下降 7.0 个百分点、 2001 年下降 7.4 个百分点、和 2002 年下降 7.9 个百分点。因此,提高相对前沿的技术效 率水平已经成为中国工业企业今后发展的另一个潜在动力及挑战。 (4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逐步完善,配置资 源的功能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高低的反映,也体现了资 本市场与劳动力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强弱。对单个企业而言,在完全竞争下,利润 最大化的条件是要素的边际产出弹性等于要素的成本价格。从 37 个行业的平均值, 1996 年至 2002 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仅为 0.02 个 百分点。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接近要素的成本,表明从总体上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的增强。但是,针对个别企业或行业而言,还有通过要素配置效率来提高生产率水 平的空间。 (5 )规模不经济性是现阶段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主要特征,提高规模效应将是提 升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37 个行业的加权平均规模报酬为 0.903 。规模 效应对生产率的贡献为-0.33 个百分点。规模经济性的提高仍然依赖于资本市场的资 本组合功能,没有一个有效率的资本市场,企业很难真正长大,也就很难通过规模 效应提高生产率。 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分解的分析结论表明,世纪之交的中国工业正经历着一 场以前沿技术进步为核心的工业生产力革命。前沿技术进步一方面推动着工业经济 的快速成长,另一方面同时加剧企业相对前沿的技术效率水平间的差距,使得技术 创新和技术效率的提高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工业生产力革命的两个动力。从政策 角度,中国工业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在吸收先进技术、保持前沿技术进步的同时,加 强竞争,通过比学赶帮、兼并重组,缩短行业内各企业的效率差距,提高各行业整 II 体的技术效率。另外,还需进一步深入市场化改革,促进资本与劳动力要素的有效 流动,提高工业经济的规模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中国工业生产力革命的直接原因是技术进步,间接动力是企业间生产效率的差 距。企业效率差距是市场对竞争结果的评判,效率差距也是企业技术进步的压力与动 力,是工业生产力革命的动力源泉。因此,我们通过分析影响技术效率差异的外生性 因素,从六个方面分析中国生产力革命的制度与市场基础:产权结构的优化、国有企 业预算约束的强化、不同所制企业间的技术扩散效应、行业竞争压力、企业规模的合 理化以及地区因素。 运用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 1995-2002 期间的年度企业数据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 型,系统地研究 37 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企业技术效率差距的决定性因素。分析结论 得出:(1)产权结构是技术效率差距的核心因素,产权结构的优化是工业生产力革 命的内在动力;(2 )技术扩散效应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影响,是工业生产力革命的 源泉;(3 )市场激烈竞争会扩大企业技术效率的差距,同时也为生产力革命提供了 必要的市场环境;(4 )企业规模是决定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合理的企业规模为生 产力革命提供了牢固的微观基础;(5 )强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是提高技术效率的重 要手段,也是工业生产力发生根本性革命的制度保障;(6 )地区因素是工业企业的 技术效率差距的客观历史因素,经济区域内的集聚效应及区域间的“燕型”发展模 式是持续中国工业生产力革命的有效途径。 综合上面的分析,为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工业整体的技术效率, 我们提出四大举措:(1)继续深化产权改革,建立产权清晰的产权结构关系,强化 国有企业的信贷预算约束,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技术效率;(2 )大力发展资

文档评论(0)

花千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