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士庶地位的转换与士庶文化的消长合流——兼论宋词雅化的文化意义.pdf
2010年第2期 姓才论毖 No。2.2010
Total
(总第220期) 1I{ENO彤mERNFoRUM No.220
【占典诗学】
士、庶地位的转换与
士、庶文化的消长合流
——兼论宋词雅化的文化意义
吴增辉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摘要]唐末五代的战乱摧毁了六朝以来的士族门第,泯合了士庶界限,形成文化的庶民化转向。北
宋庶民士人群体的日益壮大及儒学复兴潮流造成士人的群体自觉,使之形成不同于唐代的新型人格形态。
与之相应,士人的文化趣味也因其庶民背景及政治地位的上升而呈现出士、庶冲突的矛盾性。宋代士人对
词的“雅化”正是对这种矛盾的调和。随着功利价值的甚嚣尘上,士人的审美趣味与庶民文化趋于合流,
士人进行俗词创作,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士、庶合流的最终完成。
[关键词】士;庶;雅;俗;词
[中图分类号】1207 [文献标识码]A
士人几乎完全丧失了约束力。如晚唐李瑶出身簪缨之家,
事父至孝,父没后为之守丧,“日不过食一溢,恒赢卧丧
唐末五代最为重要的变化是士庶界限的消失及贵族
庐中不能兴,大为时贤所叹”。[3】(一成然而,如此孝顺的
文化向平民文化的转向。在五代时期空前的黑暗与战乱
李埏后应朱温手下成讷之辟而为掌书记,效力于朱粱王
中,衣冠之家或遭杀戮,或逃难到远方,士族门第几乎
朝,朱友挂杀父篡位后,李埏仍然“除右散骑常侍,充
遭到彻底的破坏。明人胡应麟指出:“五代以还,不崇门
侍讲学士”【3J(m韬)。又如,赵光逢与弟裔,皆以文学德行
阀;谱牒之学,遂绝不传。”…【p聊’自六朝以来的世家大
知名,“光逢幼嗜坟典,动守规检,议者目之为‘玉界
族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消失无存。士族的消失使得士
尺,”。“僖宗朝登进士第”,历任要职。“入梁为中书侍
族大姓世代维系的文化传统绝灭不传,士族作为主流文
郎,平章事,累转为左仆射兼租庸使”【3“,肺)。在广明大
化承担者的地位与功能沦丧殆尽。士族的消失自然泯合
乱之后,士人纷纷依托各地割据势力,“是时梁有敬翔,
了士庶界限,并为士庶文化的合流创造了条件。
燕有马郁,华州有李巨川,荆南有郑注,风翔有王超,
士族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注重门第,恪守礼法家教,
钱塘有罗隐,魏博有李山甫,皆有文称”[3]{,蹦)。四库馆
如唐代范阳卢迈“以谨厚孝友称”【2](r3753’,崔佑甫“以
臣对此感叹说:“梁室大臣,如敬翔、李振、杜晓、杨涉
清俭礼法,为士流之则”【2】(r·册),其核心乃是儒学的基
等,皆唐朝旧族,本当忠义立身,重侯累将,三百余年,
本伦理原则。但唐代三教并流的文化格局削弱了儒学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