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分散机制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分散机制研究.doc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分散机制研究 王国敏[1] 周庆元[2] [摘 要]近年来,我国农业自然灾害发展态势日趋严重,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不仅仅是农民负担的一种私人成本,而且还是一种“社会成本”。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分散途径单一,必须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多元化的整体性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分散体系,实现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分散的公平与效率。 [关键词]农业 自然灾害 风险分散 机制 农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普遍承受各种自然灾害风险和经济风险威胁,加之我国农业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和较为脆弱的农业基础设施,使得农业风险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过去的工作重点是危机管理,因此,社会总是从“一个灾害走向另一个灾害”,很少降低灾害风险。与此同时,我国人口持续增加,耕地逐年减少,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的三个不可逆转,又要求农业不得有半点波动。这一严峻的事实一再告诫我们:必须重视对农业自然灾害问题的研究,建立健全农业风险管理体制和风险分散机制,有效化解和分散灾害风险,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稳定。本文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农业自然灾害进行分析和透视,提出“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不仅仅是农民负担的一种私人成本,而且还是一种‘社会成本’”这一命题,并据此提出构建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分散机制的设想。 一、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发展态势 农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农业是一个充分暴露在各种自然气象风险之下的特殊行业,农业活动对气象条件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较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与地貌特征,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较大面积和范围的、较为频繁的、损失程度较大的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成为一些地区长期难以摆脱贫困的重要制约因素。综合考察,近年来,我国农业自然灾害发展态势日趋严重:(1)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据有关部门统计,各种自然灾害平均发生频率数呈增长趋势,20世纪50年代是19.56次,60年代为26.20次,80年代高达28.18次,“灾害周期”也较明显。例如,在1953~1966年期间,出现4次周期,平均每次周期长度为3.5年;在1971~1991年期间,出现7次周期,平均周期长度为3年。这说明,建国以来,平均每3.0~3.5年出现一次严重自然灾害,与历史上的“三岁一饥”之说基本相符。(2)自然灾害发生的范围越来越大。据统计1950~1959年,全国平均每年遭受自然灾害的受灾面积为22255千公顷;1960~1966年年均受灾面积为37603千公顷,比50年代增长了68.96%,受灾面积以惊人的速度增长;1970~1979年均受灾面积为37668千公顷,比60年代增长了0.17%,受灾面积在稳中仍有增长之势;1980~1989年均受灾面积为41550千公顷,比70年代增长了10.31%,受灾面积增幅明显;1990~1999年均受灾面积为49552千公顷,比80年代增长了19.26%,受灾面积增幅加大;2000~2004年均受灾面积为48659千公顷,比上世纪90年代略有下降。在这55年中,平均最高的90年代的农业受灾面积49552千公顷比最低的50年代的年均受灾面积22255千公顷增长了122.66%;新世纪最初几年(2000~2004)年均受灾面积为48659千公顷,比上世纪50年代增长了118.64%。(3)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据多种调查资料分析表明,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20世纪50年代的单位成灾面积损失值为2190元/公顷,60年代为3255元/公顷,70年代为5880元/公顷,80年代为12120元/公顷,40年翻了两番多。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呈逐年上升趋势:20世纪50年代为480亿元,60年代为570亿元,70年代为590亿元,80年代为690亿元;按1990年可比价格计算,90年代以后,年均已经超过1000亿元。进入21世纪后,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明显加重,2001年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942.2亿元;2002年为1637.2亿元;2003年为1884.2亿元;2004年为1602.3亿元;2005年为2042.1亿元;2006年截止8月份为1600亿元,六年平均达到1784.67亿元,2005年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最高值。建国50多年来,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总计约25000亿元左右。(4)自然灾害是农村贫困的重要根源。据有关学者研究表明:水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平均每提高10%,农村贫困发生率会增加2%~3%。另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调查的结果表明:在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中有71.2%是当年返贫人口。在当年返贫农户中,有55%的农户当年遭遇了自然灾害,有16.5%的农户当年遭受了减产5成以上的自然灾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