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对弱势群体子女交往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doc

农村小学对弱势群体子女交往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小学对弱势群体子女交往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doc

农村小学对弱势群体子女交往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 上余镇中心小学 钟杨容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我镇是工业园区驻地,随着企业的不断进驻,一大批流动人口经商务工。流动人口子女到我校入学逐年递增,2004年流动人口子女占学生总人数的15%,2005年占学生总数的18%,到2006年,已达到23%。 2、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人们观念的进步,农村离婚率逐年上升;也有因为交通事故等其他意外造成家庭变故,使一部分孩子沦为单亲或贫困子女。目前,这类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4%左右。 弱势群体子女指在我校学习的外来务工子女学生和本地家庭经济困难、单亲家庭或残疾的学生。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指出: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部分。所谓心理健康,就是要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特点和发育规律,在良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教育和锻炼,来培养儿童的健康心理,坚强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这是健康的重要内涵。社会交往能力是弱势群体子女学生急待加强和培养的一种社会适应能力,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 人是通过交往活动来发展自身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交往能力被视为一种生存的能力,被纳入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小学生正处于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迫切需要更多的交往,而弱势群体子女学生他们更渴望与外部世界发生更多联系。农村小学弱势群体子女由于各种原因,在社会上、学校里受到众多的歧视,造成交往范围狭窄,怕生人,羞于与他人交往,交往能力比较差。调查表明,其家长知识结构、周围环境单一,设施简陋,孩子交往圈相对封闭等局限,并且农村弱势群体父母对培养学生交往能力认识不足,仅满足于让孩子吃饱、穿暖, 重视智力开发,不能为孩子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缺乏正确的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态度和方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为此,选择本课题,旨在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提高我校弱势群体子女学生交往能力,使农村小学生的交往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开展形式各异的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的技能训练,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为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打基础。 (二)预期目标 1、培养和发展弱势群体子女学生乐观、开朗的情感特征,自主坚强意志品质。 2、培养和发展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积极向上的情趣。 3、培养和发展弱势群体子女学生乐于交往,善于合作,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等。 三、研究内容 1、通过个案了解某些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目前的交往能力发展状况,以及和其他普通学生接触过程,记录他们交往的范围和深度,以及这样的接触对弱势群体子女学生交往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2、通过活动让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知道交往的意义,并乐于与别人交往。 3、通过活动调动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使大部分学生具有与人合作,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技能。 四、研究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一)研究原则   (1)可行性原则。在制定计划和测试体系及探究方法、规律时,切合本校学生实际,做到既具体又便于操作。 (2)灵活性原则。在方案实施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测的情况。因此,实施过程中随机应变,并适当修改实施方案。 (3)客观性和全面性相结合原则。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较全面地收集资料,掌握更多的事实,保证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1、调查法 对实施本课题前后对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和其他普通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进行现状调查。制作调查问卷,由此对问卷的汇总和分析,进行制定研究的实施步骤。 2、个案剖析法 建立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心理档案,注重剖析,形成典型个案。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 月) 1)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组织有关教师对课题进行论证并进行修改。 3)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收集理论依据。 4)通过调查,建立“在校弱势群体子女学生交往能力基本情况”资料库。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7年1月——2007年7月) 1)了解学校中弱势群体子女学生交往能力状况进行分析、统计,寻找原因。 2)成立弱势群体家长学校,每学期二次向家长们传授先进经验促使家长们观念的转变。 3)课题组成员分别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结合社会、家庭教育等途径对课题进行研究,并探索出一套适合弱势群体子女学生交往能力的研究策略。 4)分阶段对课题做好课题阶段小结,根据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正课题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7年9月——2007年12月)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 2)收集整理偶观课题研究的资料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