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横纹肌溶解症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doc
横纹肌溶解症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是横纹肌损伤释放
大量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肌酸磷酸激酶(sterum crea.
fine phospho~nases,CPK)和乳酸脱氢酶(L—lactate dehydrogenese,
LDH)进人外周血的一组临床和实验室综合征? 。
早在1881年Fleche就首先报道了由于肌肉受压迫所致的
RM,但未受重视。二次世界大战中因为外伤出现了大量的
RM。那时称之为挤压综合症。以后报道逐渐增多,并出现了
许多非外伤因素,如中毒、感染等造成的非创伤性横纹肌溶
解症NRM。随着对RM的认识,发现其最重要的并发症是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1996年有报道
RM在ARF中的产生率为20% 一33% ,且RM在ARF的发
病原因中占10% 一15% J 最近的报道中,因RM引起
ARF的发生率为4% 一33% ,在美国由于RM 引起的ARF占
5% 一7% 。随着人们对RM所致ARF的认识,就其病因、
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诊治手段的研究现取得了一定成果,
现将其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
1.1 肌肉的缺血或损伤血管的栓塞,外界压力造成的挤
压综合症,冻伤,电击等原因造成的肌肉缺血或损伤。
1.2 感染因素各种细菌或病毒的感染均可造成RM:1)
病毒感染:流感病毒A和B的感染最易引起RM,占33% 一
42%;柯萨奇病毒,EB病毒引起RM也有报道:最近Joshi_4 J
等发现HIV感染者发生RM及ARF与感染和药物的使用有
关,且易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2)细菌感染:肺炎链球菌和
军团菌感染所致的肺炎极易并发RM,且肺炎球菌性肺炎
时,CPK值的升高是菌血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标
志 。3)其他细菌如螺旋体、曲霉菌属、疟疾衣原体等也可
引起RM【6]。
1.3 药物因素有报道称能引起肌肉损伤并导致RM的药
物有150余种,其中以下几种较为常见:1)他汀类降脂药物
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近年报道引起RM的发病率高达
0.5% 一1% ,若同时服用环孢素、烟酸、酮康唑等药物更易
发生RM J。2)B2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可引起RM和ARF,
这与其高动力作用如震颤和激动等致横纹肌损害有关 】。
苯丙胺可使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介导血管痉挛,导致
RM 。3)引起低血钾的药物如两性霉素B及强力利尿剂
均可导致RM;镇静药物如氯丙嚷、氟哌利多醇也可引起
RM。
L 4 中毒有机磷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海洛因中
作者单位:650032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急诊科昆明
毒 、均可引起RM,这些病人多有昏迷史。长时间的自身压
迫致肌肉缺血性坏死。有机磷中毒后并发RM主要发生在
中度重度病人。此外蛇咬伤¨”、蜂叮伤[1 4]也可导致RM。
最近,日本水野智宽¨ 报道1例west综合征应用大剂量维
生素B6引起RM,认为维生素 引起的急性中毒不仅影响
神经细胞,肌细胞也发生变性坏死。酒精中毒亦可导致
104,目前认为乙醇本身对肌肉有直接损伤作用,加上醉酒后
长时间的昏睡使肌肉长时间的受压,导致缺血水肿,肌肉坏
死溶解。
1.5 遗传和代谢性疾病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糖原和脂类
代谢紊乱所致的RM。有以下几种疾病:1)Meardh’B病:
1951年由Mcardlc-l 提出的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肌肉能量
代谢异常所致的ILM,主要是由于肌酸磷酸激酶缺乏,导致
Ⅱ型纤维产生ATP耗竭和肌病。2)棕榈酰肉毒碱转移酶缺
乏:该酶主要通过线粒体的内膜转运长链氨基酸,它的缺乏
使线粒体能量不足,导致于运动有关的ILM-l 。3)糖尿病
酮症酶中毒、高渗性昏迷.1 、电解质紊乱均可导致RM。
1_6 运动所致的RM 剧烈运动如体育锻炼、军事训练¨
可导致ILM,也称运动性RM。
2 发病机制
2.1 肌肉受损的机制就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横纹肌受
损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2.1.1 肌肉缺血损伤一般来说,缺血7个小时以上将造
成肌肉的不可逆损伤,且Roberts等 通过对部分缺血和完
全缺血的膜电位、ATP、肌酸磷酸的观测,发现部分缺血比完
全缺血对机体更有害,这可能是因为:1)部分缺血使组织中
有害的代谢产物持续释放人血,从而对机体的各器官造成伤
害;2)缺血组织产生的有害细胞因子、介质等对内皮细胞、
肾脏组织的损害,以及上述因素导致的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引
起肾血管痉挛、肾缺血
2.1.2 自由基损伤缺血缺氧造成氧自由基等的生成增
多,使细胞膜受到损伤,最终导致细胞水肿。
2.1.3 缺血再灌注损伤当缺血的肌肉再灌注时,正常组
织与受损组织的血液供应是不规则的,一方面由炎性介质介
导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