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岁的大四学生泰莎?布莱斯(Tessa Price)在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虚拟实境实验室里凝视着一面镜子。镜子里头是未来的她自己——68岁的泰沙?布莱斯。
F. Martin Ramin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一位模特和未来的自己--“阿凡达”(avatar)(即由时光变脸软件勾勒出的数码虚拟分身)--一起摆造型。
看到镜子里出现一个2057年的自己,多少会让人有些毛骨悚然;但说不定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受到惊吓的美国人才会愿意为自己多存一点钱。在斯坦福大学和其他一些大学院校,电脑科学家、经济学家、神经学家和心理学家正联合起来,寻找各种创新方法,把花钱大手大脚的人转变成为耐心的储蓄者。这关系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多年来,企业一直在削减员工的固定养老金,让员工加入401(k)和其它一些自愿性质的退休养老计划,但这些计划提供的是非固定的投资回报。此外,政策制定者在小打小闹地推出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人们储蓄。共同基金和保险公司则看中了数以万亿计的退休基金能赚取大量管理费,因此也不遗余力地试图说服人们更多地存钱。不过,根据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退休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tirement Research)的统计,51%的美国家庭退休后有可能无法维持原有的生活标准,比2004年的43%有所增加。该中心估计,美国人在退休储蓄方面的缺口高达42万亿美元,折算下来就是每个家庭大约有12万美元的缺口。总的来说,虽然数十年来美国人一直在储蓄问题上纠缠不休,但如今其储蓄率水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落后。对此,行为科学家至少提供了部分的解决方案:为了使长期财务目标更有可能实现,你必须让自己感觉到未来已经降临。知易行难要提高人们的储蓄水准,一个关键障碍就是信念与行动之间那道顽固的鸿沟。200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每五个表示要投资于401(k)或其它退休计划的年长美国人当中,就有一个没有真正把钱投进去。大多数员工把自己的退休金储蓄高估了79%(每年报告的人均金额有2,328美元,但实际金额仅为1,300美元)。
Reuters
如果你工作的时候没有为退休以后的生活留下足够的存款,退休后,你可能一日三餐都得吃拉面。
另一项研究发现,有35%的员工表示自己的401(k)计划投资不足,并计划在未来数月增加比重——但每八个人中只有一个真正这么做了。为什么让人把钱存下来以备长远打算会那么困难?收入较低和诱惑太大是两个显而易见的原因,但最基本的因素也许来源于人性的根本弱点:我们将未来的自己视为陌路人。要稍微准确一点地想像三四十年之后的自己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你不清楚自己未来的需求,因为你不知道未来的自己是个什么样子。你到65、70、80岁甚至更老的时候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谁知道呢?这样看来,年轻人往往不想为退休养老存钱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们觉得那个阶段的日子是另外一个人在过。当你为遥远未来的自己考虑而选择现在存钱时,就会剥夺当下的自己享用金钱的权利。当然,如果你今朝有酒今朝醉,那未来需要用钱时就会发现自己囊中空空——但那一天离现在还有好几十年。对于任何年龄段的人来说,这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年轻人的机会损失最大,因为存钱的时候越早,财富增长的时间就会越充裕。不过,心理学家表示,让人们身临其境地考虑自己未来的生活,而非顾及自己现在的享受,这一点极其困难。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就是个少有的异类,也是个极端的例子。艾丽丝?施罗德(Alice Schroeder)在巴菲特自传《滚雪球》(The Snowball)中写道,巴菲特年轻的时候经常问自己:“我真的愿意为了这次理发花掉30万美元吗?”他考虑的是,今天花掉的一小笔钱未来几十年后可能会变成一大笔财富。斯坦福大学正在推进的这个项目旨在拉近现在与未来两个自己之间的距离,但也不至于让年轻人一个个变成守财奴。虚拟实境技术让年轻人看到自己年老后的样子,把他们渴望现在消费的冲动转变成为未来存钱的意愿。
Zuma Press
不过要是好好想想未来的日子,老了以后还是有可能吃上寿司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夏普(William Sharpe)是Financial Engines Inc.公司的共同创始人,这家公司为退休计划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夏普说,“这种对比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70岁的我真可怜,如果现在不存钱,以后我就麻烦了。’——我觉得这不是在说教,而是提供了额外的资讯。”当夏普教授听说这个项目后,主动提出参与项目监测,并成为即将发表的项目有效性研究报告的联合作者。他说,“这是一项很有前景的工作。”海神效应这些研究人员正在研究的课题被称为海神效应(Pro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商业秘密保护知识培训.ppt VIP
- 生态学全套配套课件第三版杨持第二章.ppt VIP
- 《向上管理 与你的领导相互成就》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x VIP
- 钢结构工程维修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3年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电信春节通信保障应急预案.docx VIP
- 女装设计 全套课件(上).pptx VIP
- 珠海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监督管理中心招考合同制职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共500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4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 建筑节能工程监理质量评估报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