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水杨酸信号传递机制研究进展.pdfVIP

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水杨酸信号传递机制研究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8卷第 3期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Vo1.8No.3 2009年 5月 JournalofHangzhou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 May2009 文章编号 :1674—232X(2009)03—0224一O5 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的水杨酸信号传递机制研究进展 边菊芳,徐祥彬,薛大伟,应奇才,王慧中 (杭州师范大学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摘 要:根据近年来在水杨酸抗病信号分子发现、水杨酸生物合成途径 、水杨酸结合蛋 白、调控蛋 白NPR1 与转录因子 TGA和 WRKY互作等方面 的研究结果,对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的水杨酸信号传递机制作了综述. 关键词 :诱导抗病性 ;系统获得抗病性 ;水杨酸 ;信号传递机制 中图分类号 :$432.2 文献标志码 :A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识别和抵抗病原物的侵染,形成 了复杂的防卫反应机制,主要包括先天 具有的被动抗病性和各种诱导因子处理后产生的诱导抗病性.被动抗病性因素是植物固有的形态结构特 征 ,主要通过机械坚韧性和对水解酶作用 的稳定性抵抗病原物的侵入和扩展.诱导抗病性是利用生物因 子、化学因子或物理因子预先处理植物 ,诱导植物对病害产生 的局部和系统 的抗性.其 中诱导抗病性可分 为系统获得抗病性 (systematicacquiredresistance,SAR)和诱导系统抗性 (inducedsystemicresistance, ISR).近 2O年来 ,植物如何通过信号转导调控 自己识别和抵抗病原物侵染的分子机制吸引了许多生物学 家的极大兴趣 ,其中SAR研究的较为透彻.为了进一步加深对 SAR的了解 ,文章对 SAR的信号分子水杨 酸 (salicylicacid,SA)抗病信号传递机制研究作 了综述. 1 SA信号分子的发现 SA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小分子酚类物质,化学名称为 “邻羟基苯 甲酸”.Salicylic取 自拉丁文 Salix,即柳树 的拉丁文植物名.植物体内SA以游离态和结合态两种形式存在.游离态 SA是一种结晶状 的粉末 ,能迅速地从合成部位或被处理部位运输到远距离的组织 中.结合态 SA是由SA与糖苷、糖酯 、甲 基、以及氨基酸等结合而成 SA一葡萄糖苷等复合物.SA能溶于水,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 ,在 301nm 波长的 光激发时 ,会发出波长为 412nm 的荧光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测出组织 中SA的含量[1]. 早在远古时代 ,人们就 已经知道咀嚼柳树叶有解热镇痛的功效.2000多年前 ,古希腊著名医学家 Hip— pocrates也常将柳树根或叶浸泡或煮出液体 ,用于解除妇女分娩时的痛苦以及治疗产后热 ,但当时人们都 不知道柳树根叶中含有能止痛的化学物质——SA.1828年慕尼黑大学教授 JohannBuchner首先从柳树 树皮 中分离得到水杨苷 (salicin).1838年意大利化学家 Raffaelepiria通过化学方法用水杨苷制得了一种 收稿 日期 :2009一O4—16 基金项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30770185;浙江省科技计划项 目(2008C12081,2006C32016);杭州市重点实验室项 目06);钱江人才计划资助项 目. 作者简介 :边菊芳 (1982一),女 ,浙江诸暨人 ,遗传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 通讯作者 :王慧中(1962一),男 ,浙江义乌人 ,教授 ,硕导 ,主要从事植物分子生物学研 究.E—mail:whz62@163.com 第 3期 边菊芳,等 :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的水杨酸信号传递机制研究进展 225 无色针状晶体,他把这种晶体命名为 SA.1860年HermannKolbe用苯酚钠和二氧化碳成功地合成得到 SA,从而开辟了一条大量合成 SA的途径.1898年德国化学家 FelitHoffmann利用 SA和醋酐的反应 ,生 成了乙酰水杨酸,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1899年拜耳公司药学研究所所长 HeinrichDre— ser教授首次将乙酰水杨酸介绍到临床 ,并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