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孝现忠马来西亚华人怎样过不明显的重阳节.pdfVIP

由孝现忠马来西亚华人怎样过不明显的重阳节.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孝现忠马来西亚华人怎样过不明显的重阳节.pdf

2015年第2期 民 俗 研 究 No.2.2O15 总第 120期 FolkioreStudies SerialNo.120 由孝现忠: 马来西亚华人怎样过 “不明显’’的重阳节? 王琛发 摘 要 :当代马 国华人在农历九月初一至初 九,主要庆祝北斗九皇圣诞 ,到九月初 九重叠重 阳 日,这一晚上又是庆祝斗姆诞 以及举行北斗九皇送神仪式高潮 。因此,马 国华人 虽一路保 留 着对于重 阳节庆的模糊记忆,基本上却未能如 同他们 中国祖辈延续原 乡的重阳民俗 。他们在 当 代获得的重 阳节概念 ,也多来 自古文献或当代传媒而非切身经验 。观察马 国华人为何热衷从农 历九月初一至初九的九皇大帝圣诞 ,以及它在与重阳节重叠之后如何有条件将后者的节 日氛 围 极度淡化 ,是讨论两个 同一 日子 的节庆如何在具体情境 “碰撞”中互相消长的难得案例 。尤其需 要理解明末 以来的南洋华人先 民曾经 以儒家伦理诠释 “反清复 明”的理念 ,从而神圣化也合理化 其集体社会退守前 明南海诸藩的异域垦荒;从 中或可探 索为何 中国本来可能只在道观重 阳礼 斗 ,到马 国会演变成大众礼斗拜祭抗清死难先辈 的国殇活动 ,导致重 阳氛 围褪却 。由此可以进 一 步深入讨论:人们是如何抉择落在 同一 日子的节庆,以及如何依靠实践节 日去诠释社会集体 意识 。 关键词 i重 阳;九皇 ;国殇 ;节 日复合 ;会党 ;民族意识 一 、 前言:由 自身经验说起 2001年 ,笔者撰写 《马来西亚华人 民间节 Et研究 》,出版后配合 马来西亚 国家教育部支持华校 文化教育的需要 ,由教育部副部长韩春锦先生推介 ,赠送到马国各华文 中小学 ,作为教师讲解 马国 华人传统文化的参考书。事实上 ,笔者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 中,对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是否 “存在” 重阳节 ,曾经有过犹豫 :在当代马来西亚华人 社会 ,确实存 在着相关 中华重 阳节 的历史记忆 ;但说 到现实社会的节 El实践 ,到底 当地华人社会还算不算重视重阳节的习俗? 如果说 ,马来西亚 “不存在”重 阳节 ,那似乎很说不过去。至少 ,以笔者 的亲身见 闻,在马来西 亚的槟城与吉打州 ,一些广州语 系与潮州语 系人 ,包括笔者家 的亲友、子孙无法 在清明节扫墓的 , 会选择原本 中国先人登 山和郊游 的九月初 九 日重 阳节 ,为先人补 办扫墓 。0另 外 ,在槟城 历史上 , 1900年秋 ,客家语系的嘉应会馆 内部 ,谢荣光副领事等清廷驻南洋官员 ,以及 同籍贯 的一些文人与 商界精英 ,曾经组织会员只限4O人的嘉德社 ,章程除了规定会籍不能对外开放而只能父子相传 ,也 规定每年重阳团聚 ,同 日崇祀传说中化身当地 “福德正神”的华人开发槟城先驱 ,以凝聚社员共 同 体 。②显然 ,地方父老心 目中拥有重 阳节的观念 ,有文献为据。 更何况 ,回归到当地的传媒及教育 内容,至今也还流传着 “重 阳节”这个概念 。至少 ,马国华校 作者简介 :王琛发,马来西亚孝恩文化基金会执行总裁 ,大 同韩新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教授 (吉隆坡 56lOO)。 ① 王琛发 :《马来西亚华人民间节 日研究》,艺品多媒体传播中心 ,2001年 ,第 127页 。 ② 陈仲敏 :《嘉德社概述》。沈士坤编 :《槟城嘉应会馆 186周年纪念特刊》,嘉应会馆 ,1987年 ,第 18—19页。 66 民俗研 究 ·2015年第 2期 中文课本 中,唐朝王维的 《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 》,长期 以来都被编进教材 ,学生在初 中一年级 已经 要学念这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到 2013 年 ,马 国教育部推 出 《四年级华文课课程与评价标准》,建议把这首诗列入华校小学 四年级学生 “背 诵古诗篇 目”。 问题是 ,若问当地当代的现实 中,不论是学校课程或遇上相关重 阳节的报道,都是转述古代 中 国或马来西亚 以外的情

文档评论(0)

t9s25ccv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