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减的临床应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半夏泻心汤加减的临床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甘草泻心汤加减方,甘草泻心汤加减,附子泻心汤加减,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主治,半夏泻心汤中成药

半夏泻心汤加减的临床应用 2008年4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2008年第4期 - 【中图分类号】R730.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4-0141-01 【摘要】本文叙述了凡属脾胃升降不利,气机痞塞,寒热错杂者,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在脘腹胀痛,胆囊炎、中满、复方性口腔溃疡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方由,法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七味药组成,原方主治胃气不和,心下痞满不痛,干呕或呕吐,肠泻下痢等症,笔者在临床中以此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效果满意,举例如下: 1 半夏泻心汤合丹参饮治疗脘腹胀痛 患者耿某,男,53岁,职工,2002年12月3月初诊,脘腹胀痛已两年余,曾在几家医院诊治,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病,经服中西药治疗,时轻时重。近来,脘腹胀痛,食纳不干,时欲泛恶,苔白略腻,脉象右手弦而略滑,左手沉弦略濡,证属寒热互结,气滞血瘀,治以寒热互用以调阴阳,苦辛并用以顺升降,佐以活血化淤,消痞散结。方用;法半夏15g,干姜6g,黄连6g,黄芩10g,党参15g,白术15g,甘草3g,丹参30g,檀香10g(后下),砂仁10g(后下),水煎服每日3次,连服5剂,诸证减轻,又稍作加减,继服十余剂,诸证悉除。 按:半夏泻心汤合丹参饮所主之证,多因寒热错杂,痰湿蕴蓄,致气机痞塞,久病不愈入络,气血乖乱所致,半夏主治心下痞。吴昆《医方考》曰:“泄心者,泄心下之邪也。姜夏之辛,症以散痞气,芩连之苦,所以泄痞热;”《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论》:“但满而不疼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丹参饮是治疗心胸,胃脘疼痛的有效良方,其中丹参味苦性寒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吴普本草》说它“治心腹痛”;檀香辛温理气,利胸膈,《日华子本草》说它“治心痛”;砂仁辛温,行气调中,和胃温脾,对日久不愈,气滞血瘀,正气渐虚的胃脘痛,并能养血,益肾,醒脾,调胃。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心下痞满而不痛,以上两方相合,既主寒热错杂之痞满,又治气血乖乱之心腹诸痛,故药证相符,收效甚速。临床上笔者每遇脘腹胀痛的此类病人,常用此方半夏泻心汤合丹参饮加减,获得满意的疗效。 2 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加枳壳,白术,佛手,广木香治疗中满 患者季某,男,42岁,农民,2002年4月6日初诊,主诉:心下痞满,且有堵塞之感,经X线钡餐透视及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病,十二指球部溃疡。自称“香砂养胃丸,木香顺气丸,消胀片,吗丁啉等均已服用,也曾看过几次中医,中药不详,均无显效,且胀感日增,食欲不振,舌苔淡红,苔微黄且腻,证属脘腹痞满.治宜辛开苦降, 消痞散结。 方用:法半夏15g,川连6g,干姜6g,枳壳15g,党参15g,白术15g,广木香10g,黄芩10g,佛手10g,清水煎3次,于三餐前空腹服用。药后,痞满减轻,后继服6剂而痊愈。此后常带病人前来诊治,称未再复发。 按:中满指胸腹胀满,可因气滞,可因气虚,食滞,寒浊上壅,湿热困阻等病因,使脾胃运化失常,气机痞寒而致。《灵枢?阴阳应象大论》曰:“中满者,泻之于内”《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心下坚大如盘,近如旋盘,水气所作,枳术汤主之。” 方以法半夏,干姜,黄连,黄芩辛开苦降,化寒热错杂之邪。《药性赋》曰:“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张古枳术丸治脾胃运化不及,饮食停滞只胸腹痞满等证,则宜缓图,故笔者以枳壳易枳实,重用白术,意在以补为主。枳壳,白术相互导气滞,行水饮,广木香,佛手理气化滞,党参,甘草,红枣,健脾胃以治痰饮。诸药合用,即消中满之症。 3 半夏泻心汤加柴胡,郁金,莪术,茵陈治疗胆囊炎 患者张某,女,38岁,职工,2001年5月21日,右肋疼痛,痛连同侧肩背,因痛去输液治疗有数次,经B超检查为慢性胆囊炎,今午后,突发右上腹剧痛,胸肋胀满,恶心呕吐。现诊:右上腹有压痛,舌红苔白润,脉弦有数意。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证属上热下寒,湿浊郁阻肝胆,治宜辛开苦泄,疏肝利胆化湿。方用:半夏12g,黄连6g,黄芩10g,干姜6g,甘草5g,红枣4枚,党参12g,柴胡10g,茵陈15g,郁金12g,莪术10g,水煎服,服前先用生姜涂擦舌面,然后分次服下,日3次,忌油腻鸡蛋。以此方略作加减服至一周痊愈,至今未见发作。 按:急性胆囊炎,常因油腻饮食不当而诱发,发作时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并阵发性加重,可向右侧背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半夏泻心汤和胃降逆,开结除满。与柴胡合用,有涵小柴胡汤于其中,小柴胡汤主治胸肋苦满,心烦喜呕,口苦,或肋下痞硬而痛等证,与胆囊炎的症状相似。加茵陈以清肝胆之热,理肝胆之郁滞。郁金,枳壳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