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流体技术制备聚合物微粒的研究进展——Ⅰ.合成聚合物颗粒的方法及颗粒种类.pdf
第 37卷第 3期 广 州 化 学 、,01.37 NO.3
2012年 9月 GuangzhouChemistry Sept.2012
文章编号:1009—220X(2012)03-0067—11
微流体技术制备聚合物微粒的研究进展
I.合成聚合物颗粒的方法及颗粒种类
贾 军 , 赵轶雯 , 魏 寒 , 沈 青 ,:Ic
(1.东华大学 高分子系; 2.东华大学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620)
摘 要:综述了微流体技术合成聚合物颗粒的研究进展,包括基于液滴的合成、用
流动刻蚀的技术合成及在设备中交替组装成复杂颗粒等合成组装技术,介绍了由此
合成的一些不同形状和结构的颗粒及其性能,其中包括具备低密度和特殊表面性能
的多孔性颗粒、可以通过加入功能物质制备出的性能优异的复合颗粒、拥有层状结
构及多重性能的多功能颗粒、基础的球形颗粒以及通过微流体设备制备的非球形颗粒。
关键词:微流体;聚合物颗粒;合成;性能
中图分类号:063 文献标识码:A
聚合物颗粒最初可追溯到玛雅人使用的橡胶,那就是由聚合物悬浮颗粒组成的。在过去
的几个世纪,聚合技术有了一个爆炸性的增长,大量新合成的聚合物被发现。由这些聚合物
制成的微粒已经在造纸、金属和木材 】等工业中起到重要作用。聚合物微粒也在生物科技和
分析领域得到应用 1【】。聚合物微粒的应用已经从大体积到光子级别转变,对分散颗粒的化学
性质、多孔性、形状和种类等方面的特定要求已经越来越严格。
目前,最常见的合成胶体尺寸聚合单体的方法是乳液聚合,所得颗粒大多数是球形而且
直径最高可达几个微米。随着科技发展,对非球形结构以及更小尺寸的颗粒的需求正在加大。
目前有一些研究关注于颗粒物质在构建复杂结构中的基础作用,人们期望通过有效的技术让
单体通过有序组装制备超分子结构2【J。在一些微米级的液晶上也需要球状单体分散颗粒,而
目前使用的一些制备方法价格较贵。聚合物颗粒在药物输送方面也有所应用[3】。
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已经开发出一些新的聚合物微粒合成的方法,包括基于模板
刻蚀、模具拉伸、光刻蚀 以及一些基于微处理器合成的方法 。每一种方法都有它们独特的优
点。尽管已经发现了一些在微处理器中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4【】,但未涉及微米级聚合物微粒
的组装 。而一些论文中[5-6]涵盖 了微流体合成颗粒,但关注的主要是颗粒合成的基础和液滴
的形成过程。由于流动刻蚀等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已可以制备出不同形态的颗粒,
这为开发一些潜在的应用提供了基础保障。
收稿 日期:2010—10—06 $通讯作者 sqing@dhu.edu.cn
基金项 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资助项 目 (No.111-2.04)。
作者简介:贾 军 (1989~),男,浙江义乌人,东华大学2007级本科生。
万方数据
68 广 州 化 学 第37卷
由于具有合成可控的特点,微型的连续流动系统和层流系统对微流体技术的应用有着很
大的贡献。在这当中,在微处理器中受控地合成微米级的颗粒是一项杰出的应用。用微流体
合成聚合物颗粒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种不同的方法:1)基于液滴和多相流体合成的方法;
2)基于刻蚀的方法;3)通过胶体组装合成超级颗粒。
下面分别详细介绍这三种方法。
1 基于液滴的颗粒合成技术及其合成颗粒
Nakajima小组L7J在 1997年首先在一个微硅器件里聚集合成了微米级的乳液状 (O/W)
和油霜状 (W /O)颗粒。他们通过一个微型硅通道的一系列细微缝隙向里强制压入分散相,
而分散相被挤出形成连续相,在表面张力的影响下汇集的分散相小滴破裂,然后通过玻璃板。
硅是根据O/W乳胶选择的,而疏水改性硅则是根据W/O乳胶选择的。小滴颗粒的大小 (22.5
gm)约为之前通过乳化膜观察到的狭缝宽度 (6gm)的3倍。
1.1 T型管中小液滴的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人教版八年级上英语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docx VIP
- (完整版)元素周期表(word全面版) .pdf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试题库附参考答案.docx VIP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讲培训).pptx VIP
- 监察法试题库完整.doc VIP
- 水稳运输车驾驶员安全技术交底.pdf VIP
- 外墙保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林草--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pdf VIP
-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Unit 4 Natural Disasters reading and thinking课件(共38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矿产行业审计风险分析报告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