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量热法研究单底物酶促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及过渡态的分析.pdf
SINICA
化学学报 ACTACHIMICA1998,56,625--630
微量热法研究单底物酶促反应的热力学和
动力学性质及过渡态的分析
望天志+ 李卫萍一 刘 义
万洪文一 吴鼎泉 屈松生
(武汉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2)
(一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0)
摘要用LKB一2107型微量热系统,测定了漆酶催化氧化3,4一二羟基苯甲醛、邻甲氧基酚、邻苯
三酚、3,4,5一三羟基苯甲酸反应的热谱图,利用热谱图计算了米氏常数(K。)、反应速率常数(愚2)
和热力学参数(△,H。,△Go,△GT≠,E。,△sT≠).并应用过渡态理论对其催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稳定过渡态结构有利于酶促反应,酶一底物在反应物时相互作用仅仅是降低酶的催化效率.
提出两种可能提高酶催化效率的方法.由活化熵(AST)0得出酶一底物在过渡态的结构较酶一
底物复合物的结构更为有序.
关键词漆树漆酶,微量热法,动力学,热力学,过渡态
微量热法是热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曾对热化学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近年来,
它在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证明[1-4J,微量热法可以用于酶促
反应的研究.
漆酶是一种重要的含铜氧化酶,能与邻、对二酚、胺类底物反应【5J,其活性中心是4个紧密
相连的铜原子,根据其光学性质的差异,可将铜原子分为三类,一个I型铜,一个Ⅱ型铜和两个
紧密相连的Ⅲ型铜.近几十年来,主要研究漆酶的结构,催化氧化机理及活性中心铜的作
用【6’7J.然而,很少有研究其热、动力学性质及利用过渡态理论分析其催化氧化过程的报道.本
文用微量热法研究漆酶催化氧化3,4一二羟基苯甲醛、邻甲氧基酚、邻苯三酚、3,4,5一三羟基
底物中,我们选择了一种单酚和三种不同取代基的二酚类化合物,以寻求漆酶催化氧化单酚、
二酚以及不同取代基二酚类底物的热、动力学性质的差异.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测定了漆酶
催化氧化3,4,5一三羟基苯甲酸反应的热、动力参数,指出温度对漆酶催化氧化3,4,5一三羟
基苯甲酸热、动力学参数的影响.首次应用过渡态理论,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对其催化过程进行
了分析,得出稳定过渡态结构有利于酶促反应.酶一底物在反应物时相互作用仅仅是降低酶的
的结构较酶一底物复合物的结构更为有序.
·男,28岁,博士研究生
收稿El期:1996—12—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626 化学学报 ACrACHIMICASINICA1998
1 实验部分
1.1试剂
=7.4的缓冲溶液,纯化的固体漆树漆酶由武汉大学资源化学研究所提供,用缓冲溶液配制成
一定浓度的溶液置于冰箱中备用.
底物:3,4一二羟基苯甲醛为化学纯、邻甲氧基酚为化学纯、邻苯三酚为化学纯、3,4,5一三
羟基苯甲酸为分析纯,用缓冲溶液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通氮气除去其中溶解的氧气
后备用.
1.2仪器
文献[8].
2结果和讨论
2.1摩尔反应焓的测定
用微量热法测定化学反应的摩尔反应焓是利用热谱图的总面积(A)和仪器的标定常数
(K),由下式求出
Q,=KA (1)
对于单底物酶促反应的摩尔反应焓用下式计算[8]
△,H。=一Q。/n。 (2)
式中△,Hm表示摩尔反应焓,7rl。为底物总的物质的量.
4,5一三羟基苯甲酸的摩尔反应焓见表1.
表1漆酶催化氧化四种底物的热、动力学参数
(厶r日m,K。I七2。AGo,厶GT≠)
种5次实验的平均值,”三组实验的平均值.
应焓的差别不大,说明取代基的差异不是影响摩尔反应焓的主要原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微米木纤维形成MFB的初探.pdf
- 微米木纤维模压制品质量控制工艺方法研究.pdf
- 微米级球形金属粉体的稳定脉冲微输送.pdf
- 微米级薄片木纤维高强度人造板制造工艺的试验研究.pdf
- 微粒化非诺贝特(力平脂)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观察.pdf
- 微粒捕集喷油助燃再生旋流式燃烧器流场特性 CFD 研究.pdf
- 微粒的导电性对复合镀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pdf
- 微纳机电系统中的毛细黏附作用.pdf
- 微纳流体光波导及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pdf
- 微纳米多孔不锈钢表面高效吸附活性生物大分子.pdf
- 中国行业标准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中国行业标准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校园周边书店阅读氛围对初中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校园餐饮卫生监管与食品安全教育创新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机制的法律法规完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措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