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兴安岭松岭区岔路口特大型钼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大兴安岭松岭区,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岔路口钼矿,岔路口钼矿矿权转让,松岭区,松岭区宋丹,松岭区政府网,松岭区人民医院,松岭区邮编
大兴安岭岔路口特大型钼多金属矿床的发现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706队,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摘要:黑龙江岔路口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地区北部找到的一处特大型斑岩钼多金属矿床,其产出规模已居中国北方钼多金属矿床之首。钼多金属矿化大部分在侏罗系火山沉积岩中,呈细脉状、细脉浸染状产出,并与晚侏罗世石英斑岩、花岗斑岩和隐爆角砾岩具有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初步研究表明,该矿床无论是在产出环境、地质特征上,还是在含矿侵入岩岩石学、热液蚀变上,均与美国克莱麦克斯斑岩型钼矿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属于华北板块蒙古块体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对接后伸展构造环境中岩浆活动的产物。
关键词:地质学;斑岩钼矿床;地质特征;产出环境;燕山期;岔路口;大兴安岭
岔路口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境内【1】,在距松岭区区政府所在地小扬气镇64Km处,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3°53′00″,北纬51°10′00″。岔路口矿床及外围的区域地质调查和找矿勘查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迄今为止,该区1:5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1:5万航空磁测已经完成。关键地区的1:5万矿产地质调查和局部地段物化探工作取得的成效,导致一系列铜矿床和银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如岔路口矿床东南方向的多宝山、铜山和小多宝山铜矿床和西南方向的乌奴格吐山、八大关、八八一铜矿床以及三河、二道河子和环宇铅锌矿床。黑龙江有色金属地质勘查706队于2005~2006年间在岔路口地区发现了一系列钼水系沉积物化探异常,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检查,进而发现钼矿(化)体;2007~2010年间,采用地质钻探和坑探等手段,求得钼金属量134万吨(332+333),铅、锌金属量37万吨,伴生银金属量4200吨,矿石中钼、锌、铅和银的平均品位〔ω(B)〕分别为:0.076%、1.05%、0.22%和2.2×10-6,矿床达特大型规模【2】。作者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钻孔岩芯观察编录,根据矿床的地质特征,对岔路口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1.成矿地质环境
从大地构造环境上看,该区位于兴蒙造山带的东段,德尔布干构造—岩浆带的东北段。该区前中生代期间受到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俯冲碰撞拼接构造体系的控制,其后受到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和环太平洋构造体系的改造,并在中生代晚期经历了明显的由挤压构造体系向伸展构造体系的转换过程(Xiao et al.,2003;Meng,2003)。在该构造演化历史之下,区域内构造岩浆活动强烈,金属成矿作用发育(赵一鸣等,1997a)。
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和新元古界—下寒武统变质岩、石炭系沉积岩和侏罗系火山—沉积岩。其中,古元古界和新元古界变质岩主要为片麻岩类、混合岩类及大理岩、变质砂岩及变质中基性火山岩。石炭系岩性主要为生物碎屑灰岩、砂岩、页岩和板岩。侏罗系主要为流纹岩、凝灰熔岩和英安岩。区内的侵入岩分布广泛,代表性岩体有海西晚期石英闪长岩株、燕山早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基和
燕山晚期浅成酸性侵入体。区域内断裂构造发育,并明显受区域大地构造格局控制。其中主要断裂呈北东向,控制主要岩体的展布方向,而后期叠加的次级断裂主要呈北西—北东东及北北东向,为钼多金属
矿床提供了良好的赋矿空间。
2.矿区地质
岔路口矿区主要由河东和河西2处工作区构成,整个矿化区东西长8Km,南北宽5Km,出露面积40Km2。由于这2处工作区工作程度相差较大,而且钼矿化主要集中在河东区,因此这里仅对河东区进行介绍。
矿区内主要出露新元古界—下寒武统倭勒根群大网子组变质岩和侏罗系火山-沉积岩(原定名为白垩系光华组,但该层位发生的钼矿化年龄为晚侏罗世)。大网子组变质岩为一套浅变质沉积岩及变质海相中基性火山岩,岩性主要为变质砂岩、泥质粉砂岩、夹薄层硅质大理岩等;侏罗系火山-沉积岩主要岩性有流纹岩、流纹质凝灰熔岩、英安岩和安山岩。它所受多期次岩浆侵入作用的影响,遭受到强烈的热液蚀变作用,构成矿床含矿围岩(吕克鹏等,2010)。
矿区内侵入岩体分布广泛,岩性主要有海西晚期石英闪长岩、燕山早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燕山晚期石英斑岩、花岗斑岩、粗安质浅成侵入岩及闪长玢岩。其中,燕山晚期石英斑岩呈岩枝和岩脉状侵入于侏罗系火山岩中,主要分布于地表以下400米至800米区间内,部分地段出露于地表,并与隐爆角砾岩相伴产出。燕山晚期花岗斑岩主要呈岩株状产出于地表以下600米至800米区间内,未出露地表,岩株长、宽分别可达800米和600米,上部有脉状及岩枝状花岗斑岩产出。石英斑岩和花岗斑岩与成矿作用具有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并常常与隐爆角砾岩相伴产出,岩石具明显的硅化、钾化、萤石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及碳酸盐化等。燕山晚期粗安质浅成侵入岩呈岩株状和岩脉状侵入于矿区的北东部,并在地表出露,对矿体具有破坏作
文档评论(0)